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26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經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帝王聽講經籍的地方。《宋史.卷一七.哲宗本紀一》:「開經筵,講魯論,讀三朝寶訓。」
經筵講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陪侍君主講論經史的專官。唐朝時始設立,原稱為侍讀、侍講,至元朝時方改稱為「經筵講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酒席、宴席。如:「喜筵」、「壽筵」、「筵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
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直線。如:「東經」、「西經」。
常常。如:「經常」。
具有典範地位的著作。如:「易經」、「四書五經」。
記載宗教教義的書籍。如:「佛經」、「聖經」、「可蘭經」。
女性月經的簡稱。如:「經期」、「停經」。
從事、謀劃。如:「經商」、「經營」。
歷、過。如:「經過」、「經驗」、「經年累月」、「身經百戰」。
治理、管理。如:「經國大業」、「經世濟民」。
縊死。如:「自經而死」。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七經八脈」。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儒家典籍及文字形、音、義方面的著作。如:「經部」、「經、史、子、集」。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塵」,旅行時冒風受塵,因以之比喻旅行艱辛。#語出漢.秦嘉〈與妻書〉。「僕僕」,勞頓的樣子。語出※宋.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風塵僕僕」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勞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感染﹑感化。如:「薰陶」。唐.韓愈〈爭臣論〉:「晉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宋.程頤〈論經筵第一劄子〉:「今士大夫家善教弟子者,亦必延名德端方之士,與之居處,使之薰染成性。」
出神入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黃佐《翰林記.卷一○.習書》習書雖六學之一藝,然事屬經筵,頒為帝制,亦不可以為末務。洪武時,無可考,太宗喜楷書時,典籍沈度書法豐潤,上深愛之,每有大制作,必命度謄寫,累遷至學士,惟食學士俸,仍事書辦,賜象笏,鏤金刻度姓名其上,以寵耀之。其弟粲,亦起自書辦,累官侍讀,自此沈字盛行於朝,然上習書尚未以度字為式。宣宗1>自沖齡2>習古法帖,宸翰3>妙絕,蓋始學趙孟頫4>而加以遒勁,真所謂精能之至、出神入化者。孝宗亦愛沈度書,宮中妙習焉,嘗求其後官之物色,得其孫世隆,授之中書舍人,故今朝廷制誥,猶用沈體云。 〔注解〕 (1) 宣宗:明宣宗,明第五代帝。姓朱名瞻基,仁宗之長子,在位十年崩。嘗自稱長...
傾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倚重、信賴。《明史.卷一八四.張元禎傳》:「至則進學士,充經筵日講官。帝甚傾向。」
僕僕風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趨走風塵。」寫的是:出差的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然勞頓地趨走在風沙塵土中。 「僕僕」則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文中指出近年來,士大夫汲汲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途勞頓。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風塵僕僕」,用來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勞累。
雲消霧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霧消散,天氣轉晴。比喻猜疑、怨怒等情事皆消失盡淨。宋.朱熹〈經筵留身面陳四事劄子〉:「則太上皇帝雖有忿怒之情,亦且霍然雲消霧散而懽意淶洽矣。」也作「煙消霧散」、「煙消雲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