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31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締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訂立。如:「締結條約」。
締結良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締交、聯合。如:「結婚」、「結識」、「締結」、「集會結社」、「義結金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結、結合、訂立。如:「締交」、「締約」、「締結」。
夢寐以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夢寐以求」這個成語是從《詩經.周南.關雎》中的「寤寐求之」一語演變而來。在《詩經》第一篇〈關雎〉中,描述一個男子在河邊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回家以後,朝思暮想,「寤寐求之」,意思就是說他無論是清醒著還是睡著了,沒有一刻不在想怎樣去尋求佳人,與她締結良緣。後來「夢寐以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願望強烈而迫切。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都來和我親近。我現在率領諸侯們前來聽命,只要求能重修盟好。君王您若肯顧念諸侯們,憐憫寡人,賜予我們締結盟約,這也就是我的心願了。我將讓諸侯們平穩的退走,怎麼敢自招災禍呢?但如果君王您不願施行大恩德,恐怕我也無法使諸侯們退走了。我謹將一切意見向您左右執事公佈,望請他們考慮如何才能對秦國有利!」同年的五月,晉國率領諸侯聯軍,將秦軍擊潰。從此以後,秦國也沒有能力再犯東方,晉國也就將秦國的威脅徹底消滅了。原文中的「痛心疾首」後來就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內心怨恨到了極點。 補充相似詞:咬牙切齒;深惡痛絕;恨之入骨 實例兄弟倆人為了...
簽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締結、簽定、簽訂
英法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法聯軍攻佔廣州,逮捕葉名琛,送至印度加爾各答。1858年,四國代表與英法聯軍進入天津,與清廷談判,締結「天津條約」。翌年,四國代表到中國為天津條約簽字,清政府卻想要毀約。英法聯軍遂於1860年再度北上,攻入北京,侵入圓明園,大肆掠奪,並加以破壞。咸豐帝留下皇弟恭親王奕訴辦理交涉事宜,逃往熱河離宮。十月,簽訂「北京條約」。此條約可說是天津條約的延長,兩者可合併而談。 條約兩條約除賠款和割讓九龍外,主要內容為(1)增開海南島、汕頭、台南、淡水、鎮江,九江、漢口、登州、牛莊、天津為口埠。(2)內河航行權。(3)內地遊歷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表親相互締結為婚,後泛指婚姻。《易經.屯卦.象曰》:「乘馬斑如,匪寇婚媾。」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查覺有異,也擬定進攻台灣府城(今台南市),雙方劍拔弩張,最後透過外交協商而化解。10月,清廷與日本締結「北京專約」,清廷賠償日軍50萬兩,日軍撤出台灣,事件落幕。經此事件,清廷深感台灣戰略地位之重要,一改之前消極政策,開始積極經營台灣。 參考資料陳翼漢,2003,歷史事件、意義與史蹟之探討:以臺灣事件及琉球藩民墓為例。陳枝烈,2004,牡丹社事件: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原住民教育季刊,no. 35:109-28。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牡丹社事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