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纓鱗條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甚側扁;兩眼均位頭之右側,兩眼相接,眼間隔後半部有鱗或全無。前鼻管單一,達下眼前緣之後。口小;吻圓鈍;上下頜眼側無齒,盲側具絨毛狀細齒;腭骨無齒。鰓膜與峽部分離。體兩側皆被櫛鱗;側線單一,幾成直線,側線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均不分枝,尾鰭基部與背、臀鰭後部鰭條相連;盲側無胸鰭或不發達,眼側具胸鰭,鰓膜與胸鰭上半部鰭條相連,胸鰭不分支。眼側體淺黃褐色,自吻至尾鰭有13對黑褐環帶;尾鰭為黑褐色,有白斑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的小枝。如:「柳條」、「藤條」。
狹長的東西。如:「布條」、「麵條」、「金條」、「線條」、「油條」。
款目、項目。如:「法條」、「條款」、「條例」。
次序、系統。如:「井井有條」。
量詞:A>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一條魚」、「兩條線」、「三條香菸」、「五條裙子」。B>計算文書分項的單位。如:「民法共有一二二五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類或爬蟲類動物表皮所長的小薄片,有保護身體的作用。如:「魚鱗」、「鱗片」。
像魚鱗般的。如:「鱗莖」、「遍體鱗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繫帽的帶子。《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細纓革靴者,皆鳥集鵠立。」
2.綵帶。《儀禮.士昏禮》:「主人入,親說婦之纓。」漢.鄭玄.注:「婦人十五許嫁,笄而禮之,因著纓,明有繫也,蓋以五采為之,其制未聞。」
3.馬腹前的皮帶。《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十有再就。」漢.鄭玄.注:「纓,今馬鞅,王路之樊及纓皆以五采罽飾之。」
4.用線、繩、毛等做成像穗子的裝飾物。如:「長槍上紮著紅纓子。」《水滸傳》第三回:「史進頭戴白范陽氈大帽,上撒一撮紅纓。」
5.蘿蔔、芥菜等植物的莖和葉子。如:「蘿蔔纓子」、「芥菜纓兒」。
6.繩索。《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繫。《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雖假容於江皋,乃纓情於好爵。」唐.柳宗元〈乞巧文〉:「乃纓弁束衽,促武縮氣。」
條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甚側扁;兩眼均位頭之右側,兩眼相鄰,無黑褐短觸鬚,眼間隔處有鱗片。前鼻管單一,達下眼前緣之後。口小;吻圓鈍;上下頜眼側無齒,盲側具絨毛狀細齒;腭骨無齒。鰓膜與峽部分離。體兩側皆被櫛鱗;側線單一,幾成直線,側線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均不分枝,尾鰭完全與背﹑臀鰭相連;盲側無胸鰭或不發達,眼側具胸鰭,鰓膜與胸鰭上半部鰭條相連,胸鰭不分支。眼側體黃褐色,由頭至尾有12對黑褐環帶或20-23條橫帶;尾鰭為黑褐色,有白斑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