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7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罪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罪的事端。明.洪昇《長生殿》第三○齣:「想我在生所為,那一樁不是罪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法的行為。如:「犯罪」、「罪行」、「罪狀」、「罪惡」。
過失。如:「賠罪」、「罪過」。
犯法的、有過失的。如:「罪人」、「罪犯」。
痛苦、苦難。如:「受罪」。
刑罰。如:「死罪」、「判罪」。
責備。如:「怪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桌子。如:「書案」、「拍案叫絕」、「伏案疾書」。
古代用來盛飯食的短足木盤。如:「舉案齊眉」。
文件。如:「文案」、「檔案」。
事件。如:「案情」、「辦案」、「慘案」。
提出的計畫、建議。如:「方案」、「提案」、「草案」、「議案」。
經過研究考察後所作的論斷。通「按」。如:「案語」、「編者案」。
推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邏輯的思考方式。由已知或假定的前提來推求結論,或由已知的答案結果反求其理由根據。廣泛應用在心理學、犯罪學、偵辦案件方面。[例]小說人物福爾摩斯擅長以推理方式找出罪案的真凶。
破窗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多垃圾堆積。最終人們甚至開始丟下許多家庭垃圾。因此破窗理論強調著力打擊罪行,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罪案。 階段此理論描述了社區失序的五個階段。第一階段:社區開始出現失序的情形,部分居民遷出社區。第二階段:未能遷離社區的居民因擔心自身安全,對區內的事務漠不關心。第三階段:地區的監察力下降,社區的治安進一步惡化。第四階段:區內更多的居民遷走,仍然留在區內的居民則更加退縮,減少外出時間。第五階段:外來的犯罪份子入侵社區,令犯罪數字持續上升。 預防  就上述社區失序的情況,Kelling與另一學者Coles於1996年提出「修...
翻案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案」:原是法律名詞 本指推翻既已定讞之罪案而言,後引申為推陳出新之意。此類手法也普遍被用於文學創作之中,稱為「翻案文學」。其主要宗旨在於推翻前人的立論,因此在寫作前必須先分析前人的論斷為何,再做論述。寫作過程中,若是發現前人論斷難以成立,必尋求此一論斷的基本假設,並指出此一假設的可疑之處,然後一針見血地推翻此一假設。王安石〈讀孟嘗君傳〉、蘇洵〈管仲論〉、蘇軾〈留侯論〉即屬此類的文學創作。
刑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犯罪案件的偵查過程中,嫌疑犯或被告遭到司法警察、情治單位人員以各種粗暴的手段逼問口供。如:「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刑求取得的犯罪嫌疑犯自白,不得做為犯罪證據。」
翻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推翻已判定的罪案。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齣:「報仇翻案紛紛,正士皆逃遁。」《紅樓夢》第六九回:「倘或他再將此事告訴了別人,或日後再尋出這由頭來翻案,豈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破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偵破犯罪案件,捕獲犯人。如:「警方破獲沿海的槍械走私案。」
太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知縣等官吏的尊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罪案已成,太爺昨日已經把你發放過了。今日只是覆審一次,便可了事。」《紅樓夢》第一回:「這日甄家大丫頭在門前買線,忽聽街上唱道之聲,眾人都說新太爺到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