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49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羹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奠祭祖先的飯菜。吳地習俗,在未除孝以前,每日三餐仍與死者生前相同,在靈前設祭,俗稱為「擺羹飯」。《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那時就別了王氏之靈,囑付李主管羹飯香火,同了黃、何、方、樂四友登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肉、菜等烹煮成的糊狀濃湯。如:「肉羹」、「魷魚羹」、「花枝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米煮熟後的食物。如:「米飯」、「稀飯」、「乾飯」。
每天定時吃的正餐。如:「早飯」、「午飯」、「晚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粗糙、不精細。《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鋪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被褥鋪在床上,並拉平整理妥當。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紅樓夢》第五一回:「好姐姐,我鋪床,你把那穿衣鏡的套子放下來,上頭的划子划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糙米。《廣韻.去聲.泰韻》:「糲,麤米。」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明史.卷三○九.李自成傳》:「自成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
澆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酒灑在地上,祭拜死者或神明。《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在王氏靈前拜了兩拜,哭了一場,備羹飯,澆奠了。」《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就同阿三到他哥哥厝基的所在,擺下牲醴,澆奠了酒,焚起紙錢。」
守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在靈床、靈柩或靈位的旁邊。《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兒媳兩個也不守靈,也不做什麼盛羹飯。」《紅樓夢》第六四回:「賈珍尤氏並賈蓉仍在寺中守靈,等過百日後,方扶柩回籍。」
疏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粗糙的飯食。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隨身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者腳邊或靈前所點的燈。《水滸傳》第二五回:「到天大明,王婆買了棺材,又買些香燭紙錢之類,歸來與婦人做羹飯,點起一盞隨身燈。」《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點盞隨身燈。」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