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7.41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羽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鳥類身上的毛。具有飛翔、維持體溫、保護身體等作用。如:「羽毛被」。
2.飛禽的代稱。周.陳仲子《於陵子.畏人》:「仲尼亦有言,羽毛弗可與同群。」
3.比喻人的聲望。如:「愛惜羽毛」。《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其貢士者,不復依其質幹,準其才行,但虛造聲名,妄生羽毛。」
4.羽旗。《左傳.襄公十四年》:「范宣子假羽毛於齊而弗歸,齊人始貳。」唐.李白〈大獵賦〉:「羽毛揚兮九天絳,獵火燃兮千山紅。」
愛惜羽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重、愛惜自己的聲譽。《續孽海花》第四三回:「將來結果至多成為愛惜羽毛的清流,決不能為救時宰相。」也作「自惜羽毛」。
羽毛未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羽毛尚未長滿成熟。比喻勢力或能力學識淺薄,尚不足以獨當一面。明.張景《飛丸記》第三齣:「我羽毛未豐,恐網羅之易及。」
自惜羽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重,愛惜自己的聲譽。如:「你若不懂得自惜羽毛,則以往的努力將會毀於一旦。」也作「愛惜羽毛」。
羽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球類運動。由二人或四人在球網的兩邊各用網拍互擊羽毛球,在一定的範圍內,羽毛球先著地的一方,便算輸了一球。簡稱為「羽球」。
2.羽毛球運動所使用的球。將長短大小相同的羽毛順序插在半球形的軟木托或小橡皮球的切面周緣,呈喇叭形,亦有用尼龍或塑膠製成者。簡稱為「羽球」。
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人恩助、不思圖報。比喻人忘恩背義。《紅樓夢》第五五回:「明兒等出了閣,我還想你額外照看趙家呢!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
羽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鳥類或家禽羽毛加工充填製成的衣服。具有禦寒的作用。如:「羽毛衣質料輕又保暖,是雪地不可或缺的衣物。」
羽毛厚瓷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羽毛製成的。如:「羽扇綸巾」。《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五利將軍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植物表皮或果實表皮所生的絲狀物。如:「羊毛」、「羽毛」、「桃子的果皮上有很小的細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