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4.68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習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書,練習寫文章。《紅樓夢》第六六回:「每日也不習文,也不學武,又怕見人,只愛在丫頭群裡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覆演練、鑽研。如:「學習」、「研習」、「練習」、「溫習」、「學而時習之」。
做慣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如:「習慣」、「惡習」、「舊習」、「積習」、「習俗」、「習以為常」。
時常、時時。如:「習聞」、「習見」。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股肱:得力的輔佐。肱,音ㄍㄨㄥ。 (2) 公孫弘:西元前200∼前121,字季齊,西漢薛人。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武帝以為丞相,封平津侯。 (3) 布被脫粟:布被,以布為被,表示儉樸。脫粟,僅去除皮殼而未精碾的粗米,即糙米。 (4) 減於制度:行事儉約,花費少於常規。 (5) 詭服:奇特違眾的服裝。 (6) 殊科:不同的類型。
福祿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業應是幼兒時期最主要的活動,而知識的傳授只是附加的部分,穿插其中。幼兒園上課只需要用口語,不需要學習文字。而教師最主要的責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導、設計各種遊戲活動。福祿貝爾相當重視手工材料和教具的準備,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他也重視環境的設置,主張幼兒園必須設置花壇、菜園、果園。
行屍走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的老師,出外求學也不辭路途遙遠。他用茅草編成小草屋,削尖荊木做成筆,在樹上刻出汁液當做墨汁,刻苦地習文寫字,在艱苦的環境下苦讀而有所成就。他在臨終時告誡門徒說:「一個人如果好學,就算死了,也好像還活著一樣。不學習的人,即使他還活著,卻只是個會走動而沒有魂魄的軀殼一樣,徒具形骸而無所作為的人。」後來「行屍走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徒具形骸,毫無生氣,庸碌無為的人。
釣名沽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股肱:得力的輔佐。肱,音ㄍㄨㄥ。 (2) 公孫弘:西元前200∼前121,字季齊,西漢薛人。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武帝以為丞相,封平津侯。 (3) 布被脫粟:布被,以布為被,表示儉樸。脫粟,僅去除皮殼而未精碾的粗米,即糙米。 (4) 減於制度:行事儉約,花費少於常規。 (5) 詭服:奇特違眾的服裝。 (6) 殊科:不同的類型。
辯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辯駁議論,爭論是非。《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於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餘,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上大說之。」《老殘遊記》第八回:「東造便將看老殘身上著的仍是棉衣,故贈以狐裘,並彼此辯論的話述了一遍。」
潤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潤色修飾。《漢書.卷八九.循吏傳.序》:「三人皆儒者,通於世俗,明習文法,以經術潤飾吏事,天子器之。」《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昔丁敬禮嘗作小文,使僕潤飾之。」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影):由甄子丹飾演 傳說俚語在關羽家鄉解縣,傳說關羽本名馮賢,生在有文化教養的農家,青少年時期在家習文練武兼作農事,娶胡氏為妻,更在178年五月十三生了關平。大約在關羽24歲的時候,即183年,因斬殺惡豪呂熊而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並改姓為關。於明朝時,仍有關羽有一子關索一說,但關羽不認他,最後成為蜀漢一員將領,但一般學者都認為關索只是傳說,歷史上沒有關索此人。於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一書中,曾記載關羽當時為劉備重任,不惜親自採都山的鐵,鑄成二刀,銘為萬人。後來關羽兵敗,將二刀投入水中。而因《三國演義》的故事家喻戶曉,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