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86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考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借鏡。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一:「棄等弁髦,蓋率履則有餘,考鏡則不足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如:「壽考」。
尊稱死去的父親。如:「先考」、「顯考」。
測驗、測試。如:「考驗」、「考試」、「招考」。
考試的簡稱。如:「高考」、「普考」、「特考」、「大學聯考」。
求證、探源。如:「考究」、「考源」、「考古」、「考據」。
查核、檢查。如:「考查」、「考核」、「考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銅或玻璃製成能反映物體形象的器具。如:「鏡子」、「銅鏡」、「穿衣鏡」。
利用光學原理製成,可以矯正視力或做光學實驗用的器具,一般多用玻璃製成。如:「眼鏡」、「放大鏡」。
借用已經發生的事情,來做參考、警惕。如:「借鏡」。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苑》、《列女傳》、《陳書》、《李太白集》等,都經過他的校勘。他每校一書,必撰序文,藉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從他所作的《目錄序》中,我們可以看到曾鞏十分重視史學,治史嚴謹。《戰國策》、《說苑》兩書,若不是經過他的訪求採錄,也許早就散失了。風格:氣勢縱橫,跌宕多姿,和歐陽修並稱「歐曾」。思想:  曾鞏的思想屬儒學體系,他贊同孔孟的哲學觀點,強調“仁”和“致誠”,認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虛心自省、正誠修身就能認識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對兼併政策,主張發展農業和廣開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時,總是以“仁”為懷,“除其奸強,而...
通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書名。宋鄭樵撰,二百卷。仿通史的體例,起自三皇,終於隋代,以詳述歷代的文物制度著稱。採摭浩博,議論亦多警闢,至今資為考鏡。後人以此書與《通典》、《文獻通考》合稱為「三通」。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