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7.01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畫耄同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沈振麟(西元十九世紀),字鳳池,吳縣人(今江蘇蘇州)。於咸豐、同治年間(西元一八五一-一八七四年)供奉內廷畫院,擅長人物寫照,又兼工花鳥寫生、山水等,畫名甚高,慈禧太后(西元一八三五-一九O八年)曾頒賜親筆手書「傳神妙手」匾額。 古人以貓、蝶諧音「耄」,寓有祝賀長壽之意。本作共分上、下兩冊,各自於墨箋上以金粉等礦物性色料描繪戲耍飛舞的貓、蝶與不同的應時花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齡、高壽。《說文解字.老部》:「,年八十曰。」
2.泛指老年人。唐.劉禹錫〈唐故尚書主客員外郎盧公集序〉:「三至郎署,坐成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耄,年紀約八、九十歲;,年紀約七、八十歲。「耄」指年紀很大的老人。漢.曹操〈對酒歌〉:「人耄,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況自此再三十年,京已壽登耄,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為衲僧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高的人或年高。古以八十為,一說七十。晉.陸機〈擬古詩十二首.擬東城一何高〉:「三閭結飛轡,大嗟落暉。」清.姚鼐〈彙香七叔父八十壽序〉:「大之年,於里中時會親族。」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為訓,古今語也」,轉注亦即互訓。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轉注猶言互訓也」至若小徐雲:「 、耆、為老,故以老字注之,受意於老」趙宦光雲:「取其義就其聲,注以他字而始顯」其他如曹仁虎、許瀚、黃以周、葉德輝、饒炯、章太炎、劉大白則強調「意義相同」。「意義相同」跟「互訓」有別。然則,「考」、「老」能「轉相為注,互相為訓」,是為正例。同意義者不能輾轉互訓,是為變例。向夏按:同義詞固然可以互訓,但卻未能處理轉注字中哪一個才是先造的問題(即字之本義問題)。如「老」之於「考」,考字以「老」為義符,在「考」、「老」這對轉注字中,「...
化險為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一十八州牧守,羈縻反覆,歷代不賓,皆受首請罪,願為臣妾。嘉其自新,俾守厥舊。商農漁樵,各復其業;悼鰥寡,各安其宅。變氛沴1>為陽煦2>,化險阻為夷途3>。五嶺之人,若出元泉而觀白日,如蹈烈火而蒙寒冰。書上聞,優詔嘉焉。公卿百辟,將校耆艾,咸願歌頌勛烈,以銘於石。 〔注解〕 (1) 氛沴:疫厲、禍害。沴,音ㄌ|ˋ,惡氣、災病。 (2) 陽煦:光明、溫暖。煦,音ㄒㄩˇ。 (3) 夷途:平坦的道路。夷,平坦。
三教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教」:※《周書.卷五.武帝紀上》十二月癸巳,集群臣及沙門1>、道士2>等,帝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後。以大將軍、樂川公赫連達為柱國。詔曰:「尊年尚齒,列代弘規,序舊酬勞,哲王明範。朕嗣承弘業,君臨萬邦,驅此兆庶,寘諸仁壽。軍民之間,年多耆,眷言衰暮,宜有優崇。可頒授老職,使榮霑邑里。」戊午,聽訟於正武殿,自旦及夜,繼之以燭。 〔注解〕 (1) 沙門:胡語音譯名。梵語作 Sramana。在印度泛指出家修苦行、禁欲、或因宗教的理由而以乞食為生的人。在中國則專指佛教的出家人。 (2) 道士:指信奉道教的人。 2、「九流」:《漢書.卷一○○.敘傳下》虙羲畫卦,...
不毛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良,邊垂之臣,以干天禍,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如矜1>此喪人2>,錫3>之不毛之地,使帥一二老4>而綏5>焉,請唯6>君王之命。」莊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為言,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莊王親自手旌,左右撝軍,退舍七里。 〔注解〕 (1) 矜:同情、憐憫。 (2) 喪人:失位流亡的人。喪,音ㄙㄤˋ,失去。 (3) 錫:通「賜」。賜與、賜給。 (4) 老:泛指老年人。,音ㄉ|ㄝˊ。 (5) 綏:平安、安撫。 (6) 唯:任憑、聽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老。[例]耄齡、耄
流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行於社會上的風俗習慣。《禮記.射義》:「幼壯孝弟,耆好禮,不從流俗,脩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孟子.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汙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