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88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耳刀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節字古寫為字的偏旁時,楷書作ㄗ狀,俗稱為「耳刀兒」。也稱為「單耳刀兒」。
2.阜邑二字,為字的左右偏旁時,楷書作阝狀,俗稱為「耳刀兒」。也稱為「雙耳刀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可供砍、切、削、割的利器。如:「大刀」、「菜刀」、「剪刀」、「鐮刀」。
古代的錢幣,外形像刀。如:「刀布」、「刀幣」。
量詞:A>用於計算切割次數的單位。如:「老屠戶在那塊豬肉上劃了幾刀」。B>用於計算紙張的單位。一百張為一刀。如:「一刀稿紙」。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