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耳目濡染     
瀏覽人次:402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20552 收藏人次:1919456
1.浸溼、沾溼。《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宋.蘇軾〈飲酒〉詩四首之四:「雷觴淡於水,經年不濡脣。」
2.習染、感染。如:「耳濡目染」。
3.停留、停滯。參見「濡滯」條。
1.潮溼。《禮記.曲禮上》:「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唐.孔穎達.正義:「濡,濕也。濕軟不可用手擘,故用齒斷決而食之。」
2.含忍。參見「濡忍」條。
    
瀏覽人次:17092 收藏人次:5160512
將布或其他東西加上顏色。如:「洗染」、「染髮」、「印染」、「染色」。
沾著、受影響。如:「感染」、「沾染」、「一塵不染」。
患、得。如:「染病」。
男女間的不正常關係。如:「他們兩人有染。」
    
瀏覽人次:13032 收藏人次:3438355
眼睛。如:「雙目」、「目不轉睛」、「眉清目秀」、「有目共睹」。
條款、細則。如:「項目」、「細目」。
列在書前,以備檢閱全書的條文。如:「目錄」、「目次」、「書目」、「篇目」。
名稱、標題。如:「名目」、「題目」。
生物學中分類的階層名稱。如:「界、門、綱、目、科、屬、種。」
頭目:首領。如:「那個犯罪集團的頭目已於日前落網了。」
目的:心中想達到的境界。如:「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目前:A>在眼睛前面,表示很近的意思。如:「這眼鏡就在目前,我居然沒看到。」B>現在、當前。如:「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真相弄清楚。」
    
瀏覽人次:11770 收藏人次:6520214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耳目     
瀏覽人次:2685 收藏人次:0
1.耳朵和眼睛。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書〉:「耳目殊司,工藝異業。」亦泛指見聞。《老殘遊記》第六回:「弟等耳目有所隔閡,先生布衣遊歷,必可得其實在情形。」
2.審察。《晉書.卷八七.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耳目人間,知外患苦。」
3.聽的人與看的人。泛指閒雜人。《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蒙先生賜顧,本該備個小酌,奉屈一談;一來恐怕褻尊,二來小地方耳目眾多,明日備個菲酌送到尊寓,萬勿見卻。」《文明小史》第五九回:「老兄不過三十上下,令正的年紀也不會大到那裡去,耳目眾多,聲名攸礙,這是如何使得呢?」
4.代人刺探消息的人。《紅樓夢》第七四回:「鳳姐見王夫人盛怒之際,又因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常時調唆著邢夫人生事,縱有千百樣言辭,此刻也不敢說。」
濡染     
瀏覽人次:1484 收藏人次:0
1.感染、參雜。宋.蘇籀〈遺言〉:「公言近世學問,濡染陳俗卻人,雖善士亦或不免。」
2.溼潤。常指提筆寫字作畫。唐.李商隱〈韓碑〉詩:「公退齋戒坐小閣,濡染大筆何淋漓。」明.高濂《玉簪記》第一○齣:「(外)仙姑手中佳扇,為何無人題寫?(旦)欲求足下濡染,未敢輕凟。」
耳濡目染     
瀏覽人次:42708 收藏人次:2029173
參考詞語︰目擩耳染注音︰ㄇㄨˋ ㄖㄨˋ ㄦˇ ㄖㄢˇ漢語拼音︰mù rù ěr rǎn釋義︰義同「耳濡目染」。見「耳濡目染」條。
01.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胚胎前光,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擩耳染,不學以能。」(源) 參考詞語︰耳目濡染注音︰ㄦˇ ㄇㄨˋ ㄖㄨˊ ㄖㄢˇ漢語拼音︰ěr mù rú rǎn釋義︰猶「耳濡目染」。見「耳濡目染」條。
01.宋.樓鑰〈送從弟叔韶尉東陽〉詩:「吾家有素風,耳目久濡染。毋庸慕豪舉,助廉先以儉。」 參考詞語︰目染耳濡注音︰ㄇㄨˋ ㄖㄢˇ ㄦˇ ㄖㄨˊ漢語拼音︰mù rǎn ěr rú釋義︰猶「耳濡目染」。見「耳濡目染」條。
01.《清史...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