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19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聐聐聒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議論說話的聲音。《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兩個人常自聐聐聒聒的一番,我也不知一個清頭。」也作「唧唧噥噥」、「嘰嘰咕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喧譁、吵鬧不休。如:「聒噪」、「聒絮」。
聒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形容喧噪的聲音。宋.歐陽修〈鳴鳩〉詩:「日長思睡不可得,遭爾聒聒何時停?」
2.無知的樣子。《書經.盤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漢.孔安國.傳:「聒聒,無知之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痴呆而不能聽受。《集韻.入聲.黠韻》:「聐,顟聐,痴不能聽。」
聐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斷責吵。如:「我才到前頭來,就受他聐聒了一回。」
嘰嘰咕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低聲議論的聲音。如:「開會前,眾人嘰嘰咕咕的討論如何發言。」也作「唧唧噥噥」、「聐聐聒聒」。
唧唧噥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議論說話的聲音。《西遊記》第二三回:「口裡唧唧噥噥的鬧道:『罷了!罷了!見自肚別腰鬆。』」《紅樓夢》第六二回:「林黛玉和寶玉在一簇花下,唧唧噥噥,只見林之孝家的和一群女人帶了一個媳婦進來。」也作「嘰嘰咕咕」、「聐聐聒聒」。
清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底細、歸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六:「兩個人常自聐聐聒聒,我也不知一個清頭。」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