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聖人聽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人聽天下」指聖明的人統治天下,必先注意為人民著想的五項事情。〔禮記‧大傳〕記載:「聖人南面而聽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與焉。一曰治親,二曰報功,三曰舉賢,四曰使能,五曰存愛。五者一得於天下,民無不足,無不贍者。五者一物紕繆,民莫得其死。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文中的五項事務,一為訂立親屬的關係,二為酬報有功的人,三為選拔賢德的人,四為任用有才能的人,五為省察所相親愛的人。若能全部做到,則人民無不富足,若有一項差錯,則人民無從保命。這五件事列在治民之前,因為治民是政道,要實行政道,先要從人道開始,由於人道是最根本的。先建立人道,已可以為人民的表率。而報功、舉賢、使能一則建立了任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耳朵收受聲音。如:「聽力」、「聽覺」、「傾聽」、「聽音樂」。
探問消息。如:「打聽」。
順從、服從。如:「聽從」、「聽話」、「言聽計從」。
等候。如:「靜聽消息」、「聽候指示」。
任由、任憑。如:「聽任」、「聽憑」、「聽天由命」、「聽其自然」。
治理、處理。如:「垂簾聽政」。
裁決、裁斷。如:「聽獄」、「聽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與「地」相對。如:「碧海青天」、「坐井觀天」、「頂天立地」、「天崩地裂」。
自然。如:「天生」、「天性」、「天籟」、「天造地設」、「樂天知命」、「人定勝天」。
日,一晝夜的時間。如:「昨天」、「今天」、「明天」、「一天」、「大後天」。
白日或一日中的某一段時間。如:「五更天」、「三天三夜」。
氣候、季節。如:「天氣」、「晴天」、「春天」、「大熱天」、「下雨天」、「梅天」、「三伏天」。
宇宙萬物的主宰。如:「怨天尤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宗教上指神靈所住的世界。如:「升天」、「歸天」、「西天極樂世界」。
重要、不可或缺的事物。如:「民以食為天」。
數目極大。如:「天價」。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如:「這項工作限你三十天內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如:「聖人」、「神聖」。
德行高尚、博通事理的人。如:「古聖先賢」。
通稱在學識或技藝上有獨特見解、功夫的人。如:「詩聖」、「草聖」、「樂聖」、「畫聖」。
尊稱君主。如:「面聖」、「聖上」。
君主的。如:「聖旨」、「聖恩」、「聖訓」。
宗教上對所崇拜的人事物的尊稱。如:「聖經」、「朝聖」、「聖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
2.專稱孔子。《孟子.公孫丑上》:「子夏、子游、子張,皆聖人有之一體。」《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喫,聖人就要計較了。」
3.古時對天子的敬稱。《禮記.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書.卷一三九.李泌傳》:「著黃者聖人,著白者山人。」
4.清酒。《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邈傳》:「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
5.佛教稱見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對輪迴中的凡夫而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三:「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五陰,如夢、如響、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無相尸羅波羅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雜、不著,聖人所讚。」
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中國境內區域。《書經.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天下同名同姓也最多,怎見得便是我謀害你丈夫?這又出奇了!」
2.中國的政權。《論語.泰伯》:「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3.泛稱全世界。如:「從小就希望能遊遍天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