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29 ms
共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聯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聯合大學的縮稱。我對日抗戰期間,淪陷區內的大專院校在後方籌組的大學,收編各校逃亡學生。如:「西南聯大」、「西北聯大」。
|
西南聯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南聯大的全稱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係抗戰期間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與私立南開大學三校合組而成。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三校一起南遷,先在湖南長沙合辦臨時大學。次年四月,繼遷雲南昆明,定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設有文、理、法商、工、師範五個學院。西南聯大成立後,其行政由三校原負責人蔣夢麟、梅貽琦與張伯苓三人組成校務委員會,輪流擔主任委員,對外代表學校;其後蔣、張二氏先後至重慶出任政府要職,故後期校務的實際負責人為梅氏。
戰時物質條件不佳,不但校舍、設備、圖書儀器普遍缺乏,師生生活亦極清苦。然而,由於師資陣容堅強,學生學習情緒高昂,所以儘管在躲空襲、逃警報聲中... |
西北聯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北聯大」的全稱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係抗戰期間由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與北洋工學院三校遷到後方合組而成,校址設於陝西南鄭南郊。西北聯大設有文理、法商、師範與醫四個學院。設立之初,尚有工學院與農學院,嗣以規模過大,校址無法容納,兼之師資與設備亦嫌不足,因之工學院遂與東北大學工學院及私立焦作工學院合併辦理,改稱國立西北工學院,校址設於陝西城固,而農學院亦與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合併辦理,改稱國立西北農學院,校址設於陝西武功。
對日戰爭期間,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同為後方青年學子嚮往升學的學府,為抗戰建國培養不少的人材。抗戰勝利後,三校仍分別遷回原學校所在地繼續辦理。 |
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
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合。如:「聯邦」、「聯貫」、「聯絡」、「聯合」、「珠聯璧合」。
詩文中每兩句成對者,稱為「聯」。如:「對聯」、「門聯」、「上聯」、「下聯」、「春聯」。
量詞。用於計算票券等分聯的單位。如:「我買了兩聯獎券。」、「開立一式三聯的統一發票。」
|
延宕回饋滿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參考文獻魏麗敏、劉長儒、曾奕霖(2012)。立即回饋與延宕回饋對青少年學習注意力影響之眼動研究。聯大學報 9(1), 23 -39。常雅珍(2005)。全腦開發記憶策略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
王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作《藍與黑》(長篇,被譽為四大抗戰小說之一,曾在台灣拍成連續劇)《長夜》(長篇,描述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政治風波和亂象)《一顆永恆的星》(短篇集,描述抗戰時期淪陷區的地下工作) 評價王鼎鈞先生說:「〈父親〉一篇更勝〈一顆永恆的星〉,其寫父子情深處令人下淚,朱自清〈背影〉不足專美矣。」張秀亞說:「藍與黑這部由頭至尾迴蕩著真摯感情的小說,本質上是抒情的、浪漫的、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然而它又寫實地、理性地紀錄了那個大時代一藍與黑爭戰的時代,藍,象徵光明、自由、聖潔、誠實、和平、愛,黑則象徵黑暗、奴役、罪惡、謊言、殺戮、恨,它深...
|
未央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央歌》是華裔作家鹿橋的著名小說,1945年完成,直到1967年在台灣由商務印書館發行,馬上引起轟動,爭相購閱,新文學的代表作品之一。這部作品背景為中國抗戰時代雲南昆明西南聯大景,描寫了年輕學生的生活和理想的故事。書中人物個性鮮活,情節感人,風格清新、活潑,情調自信樂觀。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真摯情感,譜成了一個真、善、美的永恆篇章。不以重大的題材,不以曲折的情節來吸引讀者,而是以樂觀的情調和親和的哲理來感染讀者,是《未央歌》重要的藝術成就,也是它的鮮明特色。台灣歌手黃舒駿曾以這部作品的故事題材寫過同名歌曲。《未央歌》除主...
|
鹿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訥孫(Nelson Ikon Wu,1919年6月9日-2002年3月19日),福建閩侯人,著名東方藝術史學者、作家,筆名鹿橋。1919年出生於北京,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大,1954年獲耶魯大學美術史博士學位。曾任西南聯大助教、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教授、耶魯大學教授、華盛頓大學教授,1984年以優異講座教授自華盛頓大學退休,1997年獲美中西區華人學術研討會特別頒贈「傑出學人獎」。[1]會取鹿橋為筆名最初是因為「深山樵子」之義取為鹿譙,...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