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21.04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聳動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聳人聽聞」。見「聳人聽聞」條。01.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七.洪君疇》:「首疏以正心格君為說,且曰:『職臣在憲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旨。』固已聳動聽聞矣。」(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到。如:「不聞不問」、「所見所聞」、「聞風響應」、「百聞不如一見」。
聽見的事情、消息。如:「新聞」、「趣聞」、「天下奇聞」、「博學多聞」。
用鼻子分辨氣味。如:「聞香下馬」、「你聞到什麼味道沒有?」
傳達報呈。如:「奉聞」。
名譽、名望、名聲。如:「不求聞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耳朵收受聲音。如:「聽力」、「聽覺」、「傾聽」、「聽音樂」。
探問消息。如:「打聽」。
順從、服從。如:「聽從」、「聽話」、「言聽計從」。
等候。如:「靜聽消息」、「聽候指示」。
任由、任憑。如:「聽任」、「聽憑」、「聽天由命」、「聽其自然」。
治理、處理。如:「垂簾聽政」。
裁決、裁斷。如:「聽獄」、「聽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立、高起。如:「聳立」、「高聳」、「聳肩」。
驚動、驚怕。如:「危言聳聽」、「聳人聽聞」。
鼓動、鼓吹。如:「受到聳動的抗議民眾,一時情緒都激動起來。」
聳動:肩膀向上動。如:「他聳動兩肩,表示不知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聳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抖動、震搖。如:「他激動的兩肩不住的聳動。」
2.勸誘、鼓動。《福惠全書.卷三二.陞遷部.簡詞訟》:「更有奸吏,以暮夜之金,聳動本官,為怨家報仇雪憤。」也作「慫恿」。
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耳聽之。《漢書.卷四七.文三王傳.梁懷王劉揖》:「是故帝王之意,不窺人閨門之私,聽聞中冓之言。」《三國演義》第四回:「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2.所聽到的事情。如:「電視上正在播報一則聳人聽聞的事件。」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黃省曾錄》:「久之,漸有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或務為玄解妙覺,動人聽聞,故邇來只說致良知。」《鏡花緣》第六回:「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並不奏聞請旨,任聽部下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
動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起來能使人感動、喜愛,而覺得有興趣。如:「議員候選人的演說非常動聽,贏得許多人的支持。」《鏡花緣》第一八回:「時當戰國,邪說橫行,不知仁義為何物,若單講道學,徒費脣舌;必須喻之利害,方能動聽,故不覺言之過當。」
聳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聳動聽聞注音︰ㄙㄨㄥˇ ㄉㄨㄥˋ ㄊ|ㄥ ㄨㄣˊ漢語拼音︰sǒng dòng tīng wén釋義︰猶「聳人聽聞」。見「聳人聽聞」條。 01.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七.洪君疇》:「首疏以正心格君為說,且曰:『職臣在憲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旨。』固已聳動聽聞矣。」(源) 參考詞語︰聳聽聞注音︰ㄙㄨㄥˇ ㄊ|ㄥ ㄨㄣˊ漢語拼音︰sǒng tīng wén釋義︰即「聳人聽聞」。見「聳人聽聞」條。 01.明.李開先〈貝江劉鳳鳴才喜其逢而惜其去也詩以送之時正暮秋〉詩二首之二:「若逢花豔日,來看草玄文;雅志真超絕,雄談聳聽聞。」
聳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聳人聽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聳人聽聞」原作「聳動聽聞」。聳,驚駭、驚動的意思。聽聞,所聽到的事情。「聳人聽聞」的意思是指人對於所聽到的事情感到驚駭。宋朝周密所撰《齊東野語》這本書記載很多南宋舊事,而〈洪君疇〉一文是寫洪君疇的生平事蹟。洪君疇,名天錫,宋朝泉州晉江人。理宗寶祐年間,宦官、外戚為禍,卻沒人敢上書彈劾,那時洪君疇恰好被任命為御史,他一向敢於直言,任職後在首次上呈的奏章,強調身為御史,應以公正無私的心,匡正君主行為,並且說:「職責所在,不但不能奉承大臣的旨意,也不敢奉承陛下的旨意。」當然,這種看法和官場諂媚風氣相達異,使人聽到這些話後大為驚駭、震憾。後來「聳人聽聞」這...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