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6.78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棄離叛。如:「你這樣做不是背離了正道?不可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部的後面,從後腰以上到脖子以下的部位。如:「背痛」、「虎背熊腰」。
泛指物體的反面或後面。如:「刀背」、「背面」、「手背」。
用背部對著。如:「背山面海」、「背著太陽」、「背水一戰」。
離開、拋棄。如:「背棄」、「離鄉背井」。
違反。如:「背叛」、「違背」、「背約」、「背信忘義」。
躲避、瞞著。如:「背地裡」、「你是不是背著我幹了什麼壞事?」
默念、記憶。如:「背書」、「背誦」、「背臺詞」。
運氣不好。如:「最近手氣真背。」
聽力不好。如:「耳背」、「背聽」。
負荷、擔負。如:「背小孩」、「背黑鍋」、「背負重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背叛。如:「背離」、「乖離」、「離經叛道」。《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捷足先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帝位、政權。逐:競爭、爭取。高材疾足者:才能高,行動快的人。 故事秦末,漢楚之爭中,蒯通曾勸韓信背離劉邦,但韓信沒有接受其建議,繼續助劉邦打敗項羽,並建立漢朝。後來,韓信被處死,他後悔當初不聽蒯通的勸告。劉邦就把蒯通也逮住,準備處死。蒯通辯解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如果誰都因說了這樣的話,就認為是造反,那麼您也不可能把他們個個都處死吧?」劉邦無話可說,只好釋放了他。 解釋腳步快者,先達到目的。比喻行動敏捷的人,先達到目的或得其所求。 詞義 相似詞疾足先得、捷足先得 相反詞姍姍來遲 例句想...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是背離。井,借指家鄉。「離鄉背井」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語本《古尊宿語錄.卷三七.鼓山先興聖國師(神晏)和尚法堂玄要廣集》。 △「離鄉背土」
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反叛,親信背離。形容不得人心,處境孤立。《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唐.辛替否〈諫造金仙玉真兩觀疏〉:「奪百姓之食以養殘兇,剝萬人之衣以塗土木。於是人怨神怒,眾叛親離,水旱不調。」也作「親離眾叛」、「眾散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反、背離。[例]違約、違命、違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離、違反。如:「叛國」、「叛亂」、「背叛」、「反叛」。《左傳.隱公四年》:「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唐.李白〈猛虎行〉:「一輸一失關下兵,朝降夕叛幽薊城。」
忘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見利忘義,知恩不報,背信棄義,背恩負義,恩將仇報,過河抽板,過河拆橋反義:沒齒不忘,知恩報德,結草銜環,感恩戴德辨似: 「忘恩負義」及「背信棄義」都有不顧道義的意思。 「忘恩負義」側重於表述受惠者做出對不起恩人之事;「背信棄義」則側重於表述背離承諾。 忘恩負義 背信棄義 辨似例句 ○ ㄨ 想當年我幫了他多少忙,如今卻過河拆橋,~。 ㄨ ○ 商場最重信義,如果有人~,商譽必受影響。
離經叛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和言行背離經典和正統的規範。《獅子吼》第三回:「視講洋務者若仇,以為這些人離經叛道,用夷變夏,盛世所不容,聖王所必誅,凡欲為孔孟之徒的,不可不鳴鼓以攻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