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能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產生能量的物質。一般可分三類:(1)已開發的能源,如水力、煤、石油、天然氣。(2)已確定的能源,但未大量開發者,如地熱、沼氣。(3)替代性能源,正在研究開發者,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
節約能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省使用各種能量與資源。如:「隨手關燈,節約能源。」
能源效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產生、輸送、利用或節約能源所帶來的效能或利益。如:「政府現正積極研究開發各種省電裝置,以求增進電力能源效益。」
能源研究發展署(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阿拉伯國家對美國採取石油禁運之前,有關美國能源的事務分散在各個部門,如美國原子能委員會(U.S. Automic Energy Commission,簡稱 US AEC)、聯邦電力委員會(Federal Power Commission)、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在石油禁運之後,美國於1974年將AEC的功能分為二,設立了兩個重要的機構,一為能源研究發展署(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簡稱ERDA)來加強能源研究與發展,並擔負能源計畫與資訊提供的責任。因此ERDA的技術資訊...
能源危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源短缺所造成的危機。如:「中東國家一旦減少石油產量,立刻引發世界性的能源危機。」
再生能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陽光、水力、地熱,這些取之不竭又不虞汙染的傳統自然力,注入科技新生命,轉化成可供使用的電能。
  民國78年(1989)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正式定名,其前身從49年的煤業小組開始,隨著研究主題的改變與業務的擴增,名稱幾經更易:由礦業研究服務組,改組為聯合礦業研究所,輾轉改組演變至62年成立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礦業研究所。而後於70年與能源研究所合併為能源與礦業研究所;之後為重新界定研究範圍,於78年改名為能源與資源研究所。能資所圖書室隨著組織的易動,名稱也一再的改變,由資訊服務室,圖書室,演變至今隸屬資訊管理室。
  目前該單位藏書約19,000冊,現訂期刊320餘種,主要收藏能源、資源、環保、海洋、礦產探勘及開發等主題的資料,尤其收錄完整的美國內政部礦務局出版品...
替代能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取代目前常用能源(如石油、煤等)的其他能源。如太陽能、地熱、生質能等。
二次能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間接轉換為其他種類和形式的人工能源。如煤氣、焦炭、電力等。
一次能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以天然形式存於自然界的能源。如煤、天然氣、石油、太陽能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