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38 ms
共 1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取下、解下、除去。如:「脫衣」、「脫鞋」、「脫水」、「脫脂」。唐.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詩:「令兒快搔背,脫我頭上簪。」
2.掉落。如:「脫皮」、「脫髮」。《文選.謝莊.月賦》:「洞庭始波,木葉微脫。」
3.離開、避開。如:「脫節」、「脫軌」、「擺脫」、「逃脫」。《抱朴子.外篇.用刑》:「猶長劍不可倒捉,巨魚不可脫淵也。」《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桓子詐而得脫。」
4.漏掉、缺漏。如:「脫漏」。《漢書.卷三○.藝文志》:「書缺簡脫,禮壞樂崩。」
5.變賣或推銷東西。如:「這件珠寶因價格昂貴,很難脫手。」
1.動作迅速。如:「動如脫兔」。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撲的呵箭飛金電,脫的呵馬過似飛熊。」
2.疏略、輕慢。如:「疏脫」。《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輕則寡謀,無禮則脫。」
3.率性不受拘束。如:「灑脫」。
或者。表推想。《後漢書.卷一五.李通傳》:「事既未然,脫可免禍。」
蟬、蛇等動物脫去皮殼,或指人死超生。通「蛻」。《莊子.玉樂》:「蝴蝶胥也化而為蟲,生於灶下,其狀若脫。」《聊齋志異.卷二.珠兒》:「冤閉窮泉,不得脫化。」
寬舒、舒展、身心愉悅。《淮南子.精神》:「今夫繇者,揭钁臿,負籠土,鹽汗交流,喘息薄喉,當此之時,得茠越下,則脫然而喜矣。」漢.高誘.注:「脫,舒也。言繇人之得小休息,則氣得舒,故喜也。」
|
脫穎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才華的人得到機會而嶄露頭角。參見「穎脫而出」條。明.馬中錫〈中山狼傳〉:「異時倘得脫穎而出,先生之恩。」《孽海花》第一三回:「這日得了總裁之命,夾袋中許多人物,可以脫穎而出,歡喜自不待言。」
|
金蟬脫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蟬成蟲時要脫去殼。後比喻用計謀脫身。元.馬致遠《任風子》第四折:「諕的我五魂消,怎隄防笑裡刀,他待顯耀雄豪,亂下風颮,天也!我幾時能勾金蟬脫殼。」《紅樓夢》第二七回:「如今便趕著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也作「脫殼金蟬」。
|
脫胎換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修煉得道,脫換凡人之軀殼而成仙。比喻澈底改變。宋.葛長庚〈沁園春.要做神仙〉詞:「常溫養,使脫胎換骨,身在雲端。」《西遊記》第二七回:「那長老自服了草還丹,真是脫胎換骨,神爽體健。」也作「換骨脫胎」、「抽胎換骨」。
|
灑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態度自然大方,不受拘束的樣子。《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我看逸雲那人灑脫的很,不如明天竟請他來,一定做得到的。」《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咱們名士風流,正該灑脫些才是。」
2.擺脫。《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洪恭見小老婆執意不肯,又怕二程等久,只得發個狠,灑脫袖子,逕奔出茶坊來。」
|
動如脫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行動迅速,像逃脫的兔子一般。語本《孫子集注.卷一一.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後比喻動作十分敏捷。如:「他打起球來,動如脫兔,很難防守。」
|
氣脫委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神無力,疲乏困頓的樣子。委頓,有疲困、疲勞之意。《儒林外史》第35回:「山野鄙性,不習車馬之勞,兼之蒲柳之姿,望秋先零,長途不覺委頓。」陳冠學〈田園之秋選〉:「在荒野中的人,此時沒有一個不是被震懾得氣脫委頓,匍匐不能起的。」
|
脫韁之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受拘束的人或失去控制的事物。如:「這孩子誰的話都不聽,簡直像匹脫韁之馬。」
|
脫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染庸俗之氣。如:「他的散文寫得清新脫俗。」《抱朴子.內篇.登涉》:「而近才庸夫,自許脫俗。」
|
脫口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加思索,隨口說出。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