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90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腹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魚類腹部的鰭,左右各一,是轉換方向和支持身體平衡的器官。
2.機腹下方與機身縱軸平行的安定面,可增加飛機的方向安定性。
腹鰭短額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卵圓形;兩眼均在左側;背緣突起。頭大;吻短鈍,雄魚具吻棘。雄魚眼間隔較寬而凹陷,雌魚及小魚較窄。口小;上頜骨稍短,上頜延伸至下眼前緣下方;上頜具二行尖銳錐狀齒,下頜具一行;腭骨無齒。鰓耙尖長形,有小刺,第一鰓弓之鰓耙數0+6-7。眼側被中大弱櫛鱗,盲側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具側線,盲側無側線;側線鱗數37-42。背鰭正常,具軟條數79-83;臀鰭正常,具軟條數60-64;左右腹鰭不對稱,雄魚之左腹鰭長於頭長;胸鰭短於頭長;尾鰭尖圓形。體灰褐色,體側無暗色點或環紋散在,背及臀鰭皆具黑點,腹鰭具黑斑;尾鰭無一對大形黑斑;盲側乳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胸腔與骨盤間的部位,俗稱為「肚子」。如:「腹痛」、「捧腹大笑」。
比喻內心。如:「腹案」、「推心置腹」、「口蜜腹劍」。
泛指中心部位。如:「腹地」、「瓶腹」、「山腹」。
借指前面。如:「腹背受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類和其他水生脊椎動物的楫狀游泳器官,由刺狀的硬骨或軟骨間所張膜質而成。有調節運動速度、變換游泳方向以及保護身體的作用。依其所在的部位,有胸鰭、腹鰭、脊鰭、臀鰭、尾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鰻目。體圓柱狀而細長,頭尖,皮厚,富黏液,滑溜難抓。背面黑,腹側白,無腹鰭,背鰭、臀鰭和尾鰭連在一起。生活在淡水中,游至海中產卵。俗稱為「白墡」。
鰻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鰻目。體為圓柱狀而細長,頭尖。皮厚,富黏液。鱗柔細,或無,或埋於皮下。背面黑,腹側白。背鰭、臀鰭和尾鰭連在一起,無腹鰭。生活在淡水中,游至海裡產卵。俗稱為「白鱔」。
魚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類的運動器官,以鰭條支撐系膜連接而成,鰭有奇、偶之別,奇鰭為脊鰭、臀鰭、尾鰭,偶鰭為胸鰭、腹鰭
海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就像個木雕。海馬都以直立的方式游泳,利用背鰭的擺動向前推進,微小的胸鰭用來調整前進的方向。海馬沒有腹鰭或尾鰭,但有一條細長靈活的尾巴。(註2)2. 海馬的游泳姿勢相當與眾不同,海馬總是直立的身子游泳,身體和尾巴不斷地在水中扭動,當然這種姿勢是游不快的,如果警覺性不高一點,很快就被其他動物給吃掉了。海馬體內也因為氣囊很大,因此可以在水中急速的上升或下降。(註2)3. 海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中,喜歡在多海藻的地方生活,而且海馬還會隨著環境變色喔。這也是毫無防禦能力的牠,求生的方法之一。(註1) 育兒爸爸特別的是,負責生...
白帶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帶魚科。體特長,兩側扁平,如同帶子,色銀白,無腹鰭。分布於紅海及印度到日本的海域。也稱為「白魚」、「帶魚」。
硬骨魚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脊椎動物魚類的一綱。種類很多,大小、形狀差異很大,但內骨骼大部硬化,鱗片為真皮性鱗,身體多呈流線型,前後尖削,有成對的胸鰭和腹鰭,亦有單數鰭者,鰭有硬棘支撐,鰓在咽旁的鰓室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