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7.78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臘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於冬至後第三戌日,祭百神。《漢書.卷六.武帝紀》:「膢五日,祠門戶,比臘。」唐.顏師古.注:「臘者,冬至後臘祭百神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歲終時合祭眾神的祭祀。《說文解字.肉部》:「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閉門不出入,猶用漢家祖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拜鬼神。如:「祭神」、「祭天」、「祭祀」、「祭祖」。
敬拜的儀式。如:「春祭」、「公祭」、「家祭」。
臘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在農曆十二月間舉行臘祭,故稱農曆十二月為「臘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揀尋了兩塊好地基,等待臘月吉日安葬。」
歲時伏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伏臘,伏祠與臘祭,或曰夏祭與冬祭、伏天與臘月。歲時伏臘指逢年過節。《舊唐書.卷九九.張九齡傳》:「上又以其弟九章、九臯為嶺南道刺史,令歲時伏臘,皆得寧覲。」唐.白行簡《李娃傳》:「娃既備禮,歲時伏臘,婦道甚修,治家嚴整,極為親所眷。」
伏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伏祠臘祭,或以夏祭為伏,冬祭為臘。《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每上冢伏臘,祠黃石。」晉.潘岳〈閑居賦〉:「牧羊酤酪,以俟伏臘之費。」
祭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祀之一。古於夏祭,漢改臘祭,民間則習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賄賂灶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來年好運。漢.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二.五祀》:「夏祭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養也。」宋.蘇軾〈初到杭州寄子由〉詩二首之二:「莫上岡頭苦相望,吾方祭灶請比鄰。」也稱為「祭灶神」、「祀灶」。
祀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祀之一。祭祀灶神古於夏祭,漢改臘祭。民間則習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賄賂灶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來年好運。也稱為「祭灶」、「祭灶神」。
報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苗人於臘月祭拜百神的儀式。清.陸次雲《峒谿纖志.卷中.報草》:「苗人臘祭曰報草,祭用巫,設女媧、伏羲位。」
祭灶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祀之一。古於夏祭,漢改臘祭,民間則習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賄賂灶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來年的好運。也稱為「祭灶」、「祀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