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14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臨危致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臨危難時,能英勇無私,犧牲生命。《舊唐書.卷一二八.段秀實傳》:「有臨危致命,歿而逾彰;有因事成功,權以合道。」也作「臨危效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與。如:「致送」、「致贈」。
招引。如:「招致」、「致禍」。
旨趣、情況。如:「情致」、「興致」、「景致」。
竭盡、盡力。如:「致力」。
傳達、表示。如:「致敬」、「致賀」、「致謝」、「致意」。
獲得。如:「致富」。
使得。如:「導致」、「以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來、來到。如:「光臨」、「親臨」、「降臨」、「五福臨門」。
遭遇。如:「臨危不亂」、「臨陣磨槍」。
靠著、依傍。如:「臨河」、「臨窗而坐」、「如臨深淵」。
將、正、當。如:「臨別」、「臨行」、「臨終」、「臨時抱佛腳」。
從高處往下看。如:「居高臨下」。
依著書畫範本模仿。如:「臨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安全。如:「危險」、「危機四伏」、「居安思危」。
傷害。如:「危及生命」、「危害治安」。
高而險。如:「危崖」、「危樓」、「危牆」。
病重。如:「病危」、「生命垂危」。
端正。如:「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遣。如:「命人前去」。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如:「命令」、「遵命」、「奉命」、「聽命行事」。
生物生存的機能。如:「生命」、「性命」、「救命」、「命在旦夕」。
先天注定的,非後天所能改變的。如:「命運」、「好命」、「算命」、「紅顏薄命」、「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取定。如:「命名」、「命題」。
以為。如:「自命不凡」、「自命風流」。
致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話、傳達命令。《儀禮.聘禮》:「勞者奉幣入,東面致命。」《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
2.犧牲生命。《論語.子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3.使喪失生命。如:「致命的一擊」。《水滸傳》第一三回:「今日軍中自家比試,恐有傷損。輕則殘疾,重則致命。」
臨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置身險境。《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晉.潘岳〈西征賦〉:「臨危而智勇奮,投命而高節亮。」《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這也還道是臨危時節,無暇及此了。」
2.病危或臨終時。《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你直如此將我看承得如無物!我姐姐臨危之時,分付你甚麼話來?」
見危致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臨危難時,能夠不惜犧牲生命。《論語.子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漢.班固〈十八侯銘〉:「見危致命,社稷以寧。」也作「見危受命」、「見危授命」。
見危授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臨危難時,能不惜犧牲個人生命,全力以赴。《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晉.殷仲文〈解尚書表〉:「至於愚臣,罪實深矣,進不能見危授命,亡身殉國,退不能辭粟首陽,拂衣高謝。」也作「見危致命」、「見危受命」。
臨危效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臨危難時,能英勇無私,犧牲生命。宋.歐陽修〈謝復龍圖閣直學士表〉:「徒因學古之勤,粗識事君之節,苟臨危效命,尚當不顧以奮身,況為善無傷,何憚竭忠而報國。」也作「臨危致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