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5.08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奮發圖強。《文選.潘岳.西征賦》:「勵疲鈍以臨朝,勗自強而不息。」《文明小史》第四○回:「怕的是百姓不服,一時不敢動手,不好不從種族上自強起來。」
自強不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斷努力,永不懈怠。《易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王隱晉書.卷七.陶侃傳》:「陶侃少長勤整,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體的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君子應當效法天的剛健不已而自強不息。語出《易經.乾卦.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莊敬自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君子莊嚴持重,敬慎小心,故能日漸篤實堅強。語本《禮記.表記》:「君子莊敬日強。」後指以莊敬的態度謀求自立自強。如:「先總統蔣公曾勉勵國人要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慎謀能斷,以開創國家民族的前途。」
自立自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靠自己的力量立足,奮發圖強。如:「遭受挫折不可頹廢喪志,必須自立自強才能突破困境。」
自強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強自身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的團隊活動。一般分為動態與靜態。動態活動如健行、旅遊、戰鬥營;靜態活動如書法、電腦等研習營。國內最常見的主辦單位為救國團,每年寒暑假都舉辦類似的活動,學員為高中高職以上之在學學生,以及三十歲以下的社會青年。
自強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2 經歷3 關鍵字4 出處 起源清朝並非靠自己實力,而是依靠漢人率領的農民兵與列強支持下的常勝軍等,才消滅太平天國,曾國籓、李鴻章等漢人將領在與外國人合作時,親眼目睹了列強的「船堅炮利」,乃興起「師夷之長技以致夷」的求強之念。 經歷於是展開了自強運動的軍事工業階段─設立兵工廠。由兵工廠再推及於鐵路、海運、開礦和電信之類的措施。這些措施大抵都和軍事工業有密切關係,亦即以強兵為主。但強兵需有經濟基礎,因此求復以強兵的觀念逐漸興起,致有織布局等輕工業的興建。可是不論軍事工業或輕工業大都以官僚為主來推動,經營方式也以...
不息自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自強不息」。見「自強不息」條。01.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二四齣:「讀書以懈惰荒淫為戒,勤勵不息自強。」
青年自強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年自強活動係指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以下簡稱救國團)利用週末、假日、節慶及寒暑假期間所舉辦的各類青年活動而言。自民國四十二年(1953)開辦以來,由於符合青年志趣,方式新穎,一直深受海內外青年的喜愛。其名稱由來及活動項目如下:
  1.名稱由來:救國團成立之初,政府遷臺不久,國際情勢詭譎多變,為了「團結愛國青年,完成中興大業」,救國團初期所舉辦的青年活動以戰鬥性活動為主,因此自民國四十二年至五十年所舉辦的各類活動,統稱為「青年戰鬥訓練」。
  後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青年活動的內容從戰鬥性目標逐漸擴及食、衣、住、行、育、樂等實際生活層面,涵蓋了文化性活動;民國五十一年...
奮發自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振奮精神,努力自強。如:「在此危難之際,咱們應該奮發自強,怎能如此消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