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08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繇自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受任何拘束,隨心所欲,安詳悠閒。《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索性把身邊所有,盡數分與三家,等三家輪供養了我,我落得自繇自在。」也作「自由自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於、處於。如:「在職」、「在任」、「在位」。
存、存活。如:「健在」、「青山長在」、「精神永在」。
依靠、決定。如:「事在人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副詞。表示動作正進行中。如:「正在」、「我在聽音樂。」、「奶奶在看電視。」
介詞。放在時間、處所、範圍的前面:A>表示時間。如:「他喜歡在晚上看書。」B>表示處所。如:「老師在黑板寫字。」C>表範圍。如:「在心理學方面,他是個專家。」
與「所」連用,表示強調。如:「在所不惜」、「在所不辭」、「在所難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由」。
勞役。通「徭」。《漢書.卷五.景帝紀》:「減太官,省繇賦。」
古代占卜的文辭。《左傳.閔公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文選.潘岳.西征賦》:「既定鼎于郟鄏,遂鑽龜而啟繇。」
自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任己意而毫無阻礙。《漢書.卷八六.王嘉傳》:「大臣舉錯,恣心自在,迷國罔上,近由君始,將謂遠者何!」唐.韓愈〈扶風郡夫人墓誌銘〉:「左右媵侍,常蒙假與顏色,人人莫不自在。」
2.佛教用語:(1)謂自由舒適。《法集要頌經》卷二:「除冥超神仙,善獲得自在。」(2)自我決定主宰。《中論》卷四:「人在眾中愧於涎出,而涎強出,不得自在,當知無我。」《金七十論.卷上》:「譬如父存時,兒不得自在。」(3)印度稱創造宇宙的天神,在佛教為天神之一。《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九九:「若謂自在更待餘因方能生者,便非自在如餘因故。」
舒暢、快樂而不受拘束。《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每日測字的錢,就買肉喫,喫飽了,就坐在文德橋頭測字的桌子上念詩,十分自在。」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目前見師父官提了去,正中下懷,好不自繇自在。」
自由自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受任何拘束,隨心所欲,安詳悠閒。《西遊記》第五回:「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紅樓夢》第七九回:「我何曾不要來。如今你哥哥回來,那裡比得先時自由自在的了。」也作「自繇自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