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60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舞台(陳植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面主題「新舞台」是建於日據時代的戲院,地點在台北市後車站附近。建築物採用中國大陸徽式五岳朝天的風格,稜角分明的飛簷左右各分五層。這種在台灣算是創新的式樣必定對畫家構成新的視覺刺激,因此他把它畫了下來。由於是新建築,因此色調也比較單純,沒有歷經風霜那種沈厚的觸感。黃瓦白牆、紅綠欄杆及新鮮亮麗的色澤中進出的仕女、孩童,似乎暗示著「新舞台」熱鬧有趣的人文氣息。
舞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場內供演員表演的地方。
舞台區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符號。此一系統使用一寬度比長度稍長些的長方形代表舞台或移動的空間,舞台區位是以舞者的觀點設立,開口部分代表觀眾的位置,後面的線代表舞台的後方,右側的線代表舞台右邊,左側的線代表舞台左邊(如圖)。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舞台鏡框;舞台前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場設備用語。觀眾在鏡框舞台劇院中,透過鏡框內的圖像結構看表演。一建築構造來看,鏡框包括木製橫楣,圍繞表演區的兩邊。在舞台正面或大幕之後是舞台前部的內側,它由橫過頂端水平布幔的眉幕及回音防止幕所組成。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舞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符號。拉邦舞譜使用一小方塊代表舞台特定區位,在方塊內塗上陰影可標示出舞台區位,下舞台即是在四方塊的上方塗上陰影()。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活動式佈景舞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台設備名詞。也拼作eccyclema。在希臘古典戲劇中,或許是一種可以活動的平台,也或許只是運載一名男演員或是許多位演員的帶輪裝置,用來描述發生在舞台外的事件的結果,例如在艾斯奇勒斯(Aeschylus)《阿卡曼儂》(Agamemnon)一劇裡的克麗婷妮特拉(Clytemnestra)站在被謀殺的阿卡曼儂的屍體前面為自己辯駁。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舞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符號。拉邦舞譜使用一小方塊代表舞台特定區位,在方塊內塗上陰影可標示出舞台區位,上舞台即是在四方塊的下方塗上陰影(如)。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向下舞台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指舞者由舞台的後面往前面移動。例如〈assemblé en descendant〉。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臺灣商務印書館《袖珍法漢詞典》1998。
修飾舞台畫面;調整舞台位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場佈景及演出名詞。一般是指裝飾舞台場景;用在舞台指示上指的是要演員移動位置求得平衡,以避免群體擠在一個地方或是排成一直線。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舞台佈景;道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是指用在芭蕾中的佈景或道具。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臺灣商務印書館《袖珍法漢詞典》1998。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