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舞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活動。由一群受過訓練的人舞弄以布、竹製作的長龍,或飛或盤,時翻時躍,配合前頭手持龍珠開道者的指揮前進。常在歲時節慶或迎神賽會中演出,增添祥和熱鬧的氣氛。
舞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山勢蜿蜒起伏,氣勢磅礴。《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看見山明水秀,鳳舞龍飛,果然是一個好去處。」也作「龍飛鳳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動物。頭生角、鬚,身似大蛇,有鱗、爪,能飛天、潛水,忽來忽去,有雲相襯。
古代用以比喻君王。如:「龍袍」、「龍體」、「真龍天子」。
借指首領或豪傑才俊。如:「人中之龍」、「臥虎藏龍」。
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巨大的動物。如:「恐龍」、「雷龍」。
龍舟:龍形的船。通常在端午節舉行划船比賽時使用。如:「大家一起去看龍舟比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龍飛鳳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山勢蜿蜒起伏,氣勢磅礴。宋.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也作「鳳舞龍飛」。
2.形容筆勢生動活潑。《老殘遊記》第九回:「草書寫得龍飛鳳舞,出色驚人。」也作「鳳舞龍飛」。
舞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體育運動。相傳原為驅邪逐鬼而設。由二人分執獅頭獅尾,配合鑼鼓節奏翻躍舞動,一人飾大頭和尚於其前引逗耍弄,三人合作演出各種動作。常在歲時節慶演出,增添年節氣氛。[例]每逢年節,都可觀賞國軍健兒舞龍舞獅的英姿。 ◎
元宵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節慶之一。因於每年第一個月圓之夜──農曆正月十五日晚上舉行慶祝活動,故稱為「元宵節」。當天,民間習慣通宵張燈,供人觀賞,並有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猜燈謎等活動。更以吃元宵、年糕、餃子等,象徵闔家團圓、生活美滿。也稱為「燈節」、「小過年」、「上元」、「上元節」、「元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一種樂器。《集韻.平聲.豪韻》:「璈,樂器。」唐.吳筠〈遊仙〉詩二四首之一五:「鳳舞龍璈奏,虯軒殊未迴。」
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器名:(1) 中式大鼓,木製鼓框,中部略寬,成桶型。兩面蒙牛皮或羊皮,兩面皆可打擊。演奏時,懸在三腳架上,用於戲曲、歌舞或獨奏。[例]他不斷的敲著大鼓,使舞龍舞獅的表演達到高潮。 ◎ (2) 西式大鼓,構造和小鼓一樣,體積較大,無響弦裝置。演奏時,掛在胸前或放在鼓架上。原只用於軍樂中,後來才用於管弦樂上。[例]隊員們一邊敲著掛在胸前的大鼓,一邊還要變換隊伍,真是非常辛苦。 ◎
上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節慶之一。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當天,民間習慣通宵張燈,供人觀賞,並有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猜燈謎等活動。更以吃元宵、年糕、餃子等,象徵闔家團圓、生活美滿。[例]每年上元,爸媽都會帶我們到燈會現場看花燈猜燈謎。 △燈節、上元節、元宵、元宵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