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15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良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好弓。《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三國魏.曹植〈白馬篇〉:「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2.善於製弓的人。《禮記.學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蜚鳥盡,良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作「飛鳥盡,良弓藏」。
飛鳥盡,良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也作「蜚鳥盡,良弓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的、善的。如:「優良」、「良好」、「善良」、「良師」。
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很、甚。如:「良久」、「用心良苦」、「感觸良多」。
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
的確、果然。如:「良有以也」、「良如所言」。
良人:古時候對丈夫的稱呼。如:「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射箭或彈丸的器具。如:「弓箭」、「彈弓」、「十字弓」。
彎曲。如:「弓腰」。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器,礛之功也。莫邪斷割,砥礪之力也。虻與驥致千里而不飛,無裹糧之資而不飢。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句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句踐胙,命為伯。句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
克紹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箕,畚箕;裘,皮襖;箕裘,指父業。「克紹箕裘」比喻能繼承家業。語本《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如:「他退伍以後,返鄉克紹箕裘,承接父親製餅的事業。」明.項穆《書法雅言.資學》:「壽承、休承資皆勝父,入門既正,克紹箕裘。」《紅樓復夢》第五回:「又見他器宇非凡,丰儀卓犖,是必克紹箕裘,能讀父書者,將來鵬程萬里,正不可限量耳!」
鳥盡弓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鳥射盡之後,就收起弓箭不用。語本《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比喻天下平定之後便遺棄功臣。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集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墨子.親士》1>故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是故不勝其任而處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勝其爵而處其祿,非此祿之主也。良弓難張,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聖人者,事無辭2>也,物無違3>也,故能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4>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惡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蓋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萬物。是故谿陝者速涸,逝淺者速竭,嶢埆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澤,不出宮中,則不能流國矣。 〔注解〕 (1)...
可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能夠。《詩經.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