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33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花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有花紋的精緻華美信紙。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一個絲桐上調弄出離恨譜,一個花箋上刪抹成斷腸詩。」《紅樓夢》第三七回:「只見翠墨進來,手裡拿著一幅花箋送與他。」也作「花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信或題字用的紙。如:「紅箋」、「錦箋」、「信箋」。
書信、信札。如:「瑤箋」、「短箋」。
經傳的注釋。如:「箋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體的一部分,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許多變形的葉集生而成。如:「花朵」、「百合花」、「玫瑰花」、「開花結果」。
形狀像花的物體。如:「雪花」、「水花」、「浪花」、「爆米花」。
有花紋的、雜色的。如:「花布」、「花貓」、「花邊」、「頭髮花白」。
耗費。如:「花錢」、「花費」。
指人心性不定、好玩樂。如:「花心大少」、「這個人很花,你最好別和他交往。
比喻女子。如:「姊妹花」、「解語花」、「名花有主」。
種類繁多的。如:「花式游泳」、「花樣不同」。
虛假的、巧妙的。如:「耍花招」、「花言巧語」。
不清楚。如:「他看電視看得眼睛都花了。」
像花一樣美的。如:「花容玉貌」、「花樣年華」。
一箭雙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周長孫晟善射,嘗見二鵰飛而爭肉,長孫晟乃射一箭而同時貫穿兩隻鵰。典出《北史.卷二二.列傳.長孫道生》。後用以比喻一次舉動便可達到雙倍效果,兼得兩種好處。《野叟曝言》第四八回:「前日花箋,忽被小姐看見,不特不加譴責,反有敬慕先生之意,吟成此詩,先生當力圖之,一箭雙鵰認嫦娥,便不辜負秋風也。」《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胡統領早存了個得隴望蜀的意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雙鵰的手段,所以姊妹兩個,都是他心坎上的人。」也作「一箭貫雙鵰」、「一箭雙雕」。
方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方形信箋的兩斜角摺成菱形花樣。古代民間寄情書,常常這樣做,象徵同心。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不移時,把花牋錦字,疊做個同心方勝兒。」《警世通言.卷二三.樂小舍𢬵生覓偶》:「樂知將此詩題於桃花箋上,摺為方勝,藏於懷袖。」
手不停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停的揮筆書寫。形容文思泉湧,寫作快速。《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向五花箋上,手不停揮,須臾,草就嚇蠻書。」清.李漁《憐香伴》第三齣:「孩兒,你終日吟詩作賦,手不停揮,雖不是內家本等,但你性之所好,我也不好阻當。」
木魚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廣東粵語地區的曲藝。寶卷傳入廣東後,與當地民歌合流而成,早期佛教徒傳唱佛教故事,敲擊木魚為節拍,後說唱民間故事,唱詞七字句為主,音樂節拍自由,無起板和過門。現存作品有《花箋記》、《背解紅羅》等百餘種,多為長篇。也稱為「木魚歌」、「沐浴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