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47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花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黎的別稱。參見「巴黎」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城市。如:「花都」、「港都」、「通都大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體的一部分,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許多變形的葉集生而成。如:「花朵」、「百合花」、「玫瑰花」、「開花結果」。
形狀像花的物體。如:「雪花」、「水花」、「浪花」、「爆米花」。
有花紋的、雜色的。如:「花布」、「花貓」、「花邊」、「頭髮花白」。
耗費。如:「花錢」、「花費」。
指人心性不定、好玩樂。如:「花心大少」、「這個人很花,你最好別和他交往。
比喻女子。如:「姊妹花」、「解語花」、「名花有主」。
種類繁多的。如:「花式游泳」、「花樣不同」。
虛假的、巧妙的。如:「耍花招」、「花言巧語」。
不清楚。如:「他看電視看得眼睛都花了。」
像花一樣美的。如:「花容玉貌」、「花樣年華」。
閉月羞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月羞花」係由「閉月」及「羞花」二語組合而成。 「閉月」是出自三國魏.曹植〈洛神賦〉。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形容洛神美好的姿態,像是被輕雲掩蔽的月亮,也像是隨風飄搖、迴旋的落雪,曼妙無比。 「羞花」是出自唐.李白〈西施〉詩。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形容西施美麗的容貌,冠絕古今,連荷花都自覺不如而感到羞愧。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閉月羞花」,用來形容女子容貌十分姣好。
借花獻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花獻佛」這句成語原來的意思是:向人借花去獻給佛。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記載,有一位名為善慧的婆羅門弟子,參訪蓮花城途中,聽說燃燈佛即將到蓮花城說法,想以鮮花供養燃燈佛,但是蓮花城國王已先一步將城中所有鮮花都收來供養燃燈佛。善慧尋遍全城,正在懊惱的時候,有個年輕的婢女走過。她懷裡藏著插有七枝青蓮花的瓶子,因為善慧求花的至誠感天,竟使那青蓮花躍出瓶外,善慧看到,懇切地要求將花賣給他。婢女受到善慧誠心所感,答應給他五朵青蓮花,另外兩朵則託善慧幫她拿去獻佛,為自己積功德,並要善慧答應,在他未得道之前,兩人生生世世結為夫妻。在善慧將花獻給燃燈佛後,燃燈佛告訴他日後必可成佛,號為「釋迦牟尼」,而借花的...
妙手回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妙手回春」係由「妙手」及「回春」二語組合而成。 「妙手」是出自晉.蔡洪〈圍棋賦〉,下棋前要有好的棋具,由手藝如古代巧匠魯班、王爾的工匠,用上好的木材製作棋盤,然後擺好陣式,才開始棋局。文中以「妙手」形容工匠們的巧藝,後用來比喻技能高超的人。 「回春」指春天重來,見用於宋.蘇軾〈浪淘沙.昨日出東城〉詞。詞裡描述蘇軾在冬天將盡之時,出門感受春天是否已經到來。一看人家牆頭上的杏花已呈暗紅,柵欄內的花都含苞待放,顯然春天早已來到。詞中的「回春」是指冬盡春來,大地又充滿生機,可借以比喻重獲生機。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妙手回春」,比喻醫師的醫術高明,能治好重病。
雌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它經由減數分裂產生四個大孢子,其中三個大孢子退化,一個發育成雌配子體。(註2) 花的結構大多數植物的花都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所組成。花也是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也是植物發育成熟的標誌。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都具備的花叫做完全花,如梨花、百合等。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都具備的花叫做不完全花,如胡桃的花。(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雌蕊英文關鍵字: pistil 參考書目註1:植物百科一本通,幼福編輯部,幼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12月初版,頁72、73。註2: 新編生物學,劉又彰等合著,永大...
羞花閉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閉月羞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閉月羞花」係由「閉月」及「羞花」二語組合而成。 「閉月」是出自三國魏.曹植〈洛神賦〉。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形容洛神美好的姿態,像是被輕雲掩蔽的月亮,也像是隨風飄搖、迴旋的落雪,曼妙無比。 「羞花」是出自唐.李白〈西施〉詩。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形容西施美麗的容貌,冠絕古今,連荷花都自覺不如而感到羞愧。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閉月羞花」,用來形容女子容貌十分姣好。
百花盛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式各樣的花都開放了,常用於形容春天來臨。如:「每年花季,陽明山公園裡百花盛開。」《隋唐演義》第三○回:「娘娘見木蘭庭上,百花盛開,遣臣請萬歲御駕賞玩。」
切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盼望。如:「他心儀花都巴黎的浪漫風情已久,切盼早有機會親臨一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