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3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芻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割草砍柴。《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
2.割草砍柴的人。《淮南子.主術》:「然而群臣志達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雖在褐夫芻蕘,猶不可棄也。」
3.謙稱自己是草野鄙陋的人。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若賜觀芻蕘,請給以紙筆。」
芻蕘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辨析7 來源 釋義芻:餵牲口的草,割草。蕘:柴,打柴。  本句成語之意為:割草打柴人的話。 出處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用法原用以指山野百姓的見解,後也用做自己意見的謙詞。 例句明。馮夢龍、清。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六回:[芻蕘之言,聖人擇焉。主公新立,正宜捐棄小忿,廣納忠言。] 同義野人獻曝 辨析蕘,不要讀成ㄧㄠˊ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詢於芻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芻蕘,割草砍柴的人。詢於芻蕘指向割草砍柴的人詢問請教。謂不恥下問。《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割草。《說文解字.艸部》:「芻,刈艸也。」《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樹,不采蓺。」
2.飼養。《周禮.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職人而芻之。」
1.餵養牲畜的草料。《國語.周語中》:「廩人獻餼,司馬陳芻。」
2.吃草的牲口。《淮南子.時則》:「乃命宰祝行犧牲,案芻豢。」唐.高誘.注:「草養曰芻,穀養曰豢。」
3.禾莖、禾桿。《禮記.祭統》:「及迎牲,君執紖,卿大夫從,士執芻。」漢.鄭玄.注:「芻謂稿也,殺牲時用薦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打柴的人。《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杯水車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徐光啟《徐光啟集.卷六.守城製器疏稿.聞風憤激直獻芻蕘疏》:「且寥寥數人,僅挾數器,杯水車薪,何濟於事?」
不恥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虛懷若谷,詢於芻蕘反義:恥下問,師心自用辨似: 恥,音ㄔˇ。羞恥。不可寫作「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畜養禽獸或種植草木果蔬的地方,古代多指帝王遊樂狩獵的園林。《說文解字.艸部》:「苑,所以養禽獸。」如:「鹿苑」、「上林苑」。南朝宋.謝靈運〈石門岩上宿詩〉:「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宋.劉子翬〈汴京紀事〉詩:「內苑珍林蔚絳霄,圍城不復禁芻蕘。」
張冠李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酒薄,邯鄲圍」「罪生甲,旤歸乙」,事機莫測,曷足怪乎!諸老先生乃謂皆是亂說,然則聖人何以擇言於芻蕘。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張公帽賦》。〔參考資料〕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張公帽賦》諺云:「張公帽棳在李公頭上。」有人作賦云:「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以戴之,于長隱君乃岸幘而褻禮,木子居士反峨冠而壯儀。」亦可謂善謔者。
雷霆萬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賈山〈至言〉(據《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賈山》引)昔者夏商之季世,雖關龍逢、箕子、比干之賢,身死亡而道不用。文王之時,豪俊之士皆得竭其智,芻蕘採薪之人皆得盡其力,此周之所以興也。故地之美者善養禾,君之仁者善養士。雷霆1>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2>之所壓,無不糜滅3>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勢重,非特萬鈞也。開道而求諫,和顏色而受之,用其言而顯其身,士猶恐懼而不敢自盡,又乃況於縱欲恣行暴虐,惡聞其過乎!震之以威,壓之以重,則雖有堯舜之智,孟賁之勇,豈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則人主不得聞其過失矣;弗聞,則社稷危矣。 〔注解〕 (1) 雷霆:暴雷、霹靂。 (2) 萬鈞:形容重量或力量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