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9.49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芻蕘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辨析7 來源 釋義芻:餵牲口的草,割草。蕘:柴,打柴。  本句成語之意為:割草打柴人的話。 出處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用法原用以指山野百姓的見解,後也用做自己意見的謙詞。 例句明。馮夢龍、清。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六回:[芻蕘之言,聖人擇焉。主公新立,正宜捐棄小忿,廣納忠言。] 同義野人獻曝 辨析蕘,不要讀成ㄧㄠˊ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割草。《說文解字.艸部》:「芻,刈艸也。」《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樹,不采蓺。」
2.飼養。《周禮.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職人而芻之。」
1.餵養牲畜的草料。《國語.周語中》:「廩人獻餼,司馬陳芻。」
2.吃草的牲口。《淮南子.時則》:「乃命宰祝行犧牲,案芻豢。」唐.高誘.注:「草養曰芻,穀養曰豢。」
3.禾莖、禾桿。《禮記.祭統》:「及迎牲,君執紖,卿大夫從,士執芻。」漢.鄭玄.注:「芻謂稿也,殺牲時用薦之。」
芻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割草砍柴。《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
2.割草砍柴的人。《淮南子.主術》:「然而群臣志達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雖在褐夫芻蕘,猶不可棄也。」
3.謙稱自己是草野鄙陋的人。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若賜觀芻蕘,請給以紙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蔬菜。即蕪菁。漢.揚雄《方言》卷三:「蘴、蕘,蕪菁也。陳、楚之郊謂之蘴,魯、齊之郊謂之蕘,關之東西謂之蕪菁。」
2.燃燒用的柴草。《管子.輕重甲》:「今北澤燒莫之續,則是農夫得居裝而賣其薪蕘。」
3.打柴的人。《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採薪、打柴草。唐.柳宗元〈童區寄傳〉:「童區寄者,郴州蕘牧兒也,行牧且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