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04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茝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茝草與杜若,皆香草名。晉.張華〈雜詩〉三首之二:「微風搖茝若,層波動芰荷。」
2.漢朝宮殿名。《文選.班固.西都賦》:「合歡增城,安處常寧,茝若椒風,披香發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好像。如:「不若」、「欣喜若狂」、「旁若無人」、「大智若愚」、「似有若無」。
假如、如果。表示假設。如:「倘若」、「假若」、「若是」、「若非」。
你、你的。如:「若輩」。
若干:大約計量的詞,即多少。如:「若干年後,你就會明白爹的用心了。」
般若:佛教用語。指能證悟的智慧。如:「佛教認為一切般若智,都是從自性而生,不假外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香草。《玉篇.艸部》:「茝,香草也。」《楚辭.屈原.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漢.王逸.注:「蕙、茝皆香草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