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荊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楚國兵陣。《左傳.莊公四年》:「楚武王荊尸,授師孑焉以伐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葉灌木。枝條可用來編籃子,也可製成刑具。如:「負荊請罪」。
荊棘:泛指多刺的灌木。比喻困難。如:「雖然一路上荊棘重重,他卻一點也不退縮。」
謙稱自己的妻子。如:「拙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死人的軀體。同「屍」。《左傳.成公二年》:「襄老死於邲,不獲其尸。」《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至乃伍員浮尸於江流,三閭沉骸於湘渚。」
2.古時祭禮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再拜,尸答拜。」唐.李華〈卜論〉:「夫祭有尸,自虞夏商周不變,戰國蕩古法,祭無尸。」
3.神像、神主。《儀禮.士虞禮》:「祝迎尸,一人衰絰奉篚哭從尸。」唐.皮日休〈正尸祭〉:「生象其死,窮其思也,尸象其生,極其敬也。」
4.姓。如春秋時秦國有尸佼。
5.二一四部首之一。
1.主持。《詩經.召南.采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新唐書.卷一一八.裴潾傳》:「凡驛,有官專尸之。」
2.空占職位而不做事。如:「尸位素餐」。《莊子.逍遙遊》:「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
3.陳屍示眾。《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圍曹門焉,多死,曹人尸諸城上。」《國語.晉語六》:「殺三郤而尸諸朝,納其室以分婦人。」
名列前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昔歲入陳,今茲入鄭,民不罷勞,君無怨讟,政有經矣。荊尸而舉,商、農、工、賈不敗其業,而卒乘輯睦,事不奸矣。蒍敖1>為宰2>,擇楚國3>之令典4>,軍行,右轅5>,左追蓐6>,前茅7>慮無8>,中權9>,後勁10>,百官象物而動11>,軍政不戒而備,能用典矣。其君之舉也,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勞。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禮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時,典從,禮順,若之何敵之?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子姑整軍而經武乎,猶有弱而昧者,何必楚?仲虺有言曰:『取亂侮亡。...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