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62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初開墾一年的田地。《爾雅.釋地》:「田一歲曰。」《淮南子.泰族》:「后稷墾草發,糞土樹穀,使五種各得其宜。」
2.泛指田。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
3.姓。如漢代有壯。
割草開墾。《書經.大誥》:「厥父,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穫。」
災禍、禍害。通「災」。《詩經.大雅.生民》:「大拆不副,無無害。」《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天流行,國家代有,救恤鄰,國之道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耕田種植。《易經.无妄卦.象曰》:「六二不耕穫,不畬,則利有攸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到、至。《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濟之閒。」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 白羽之矰:用白色羽毛裝飾的箭。矰,音ㄗㄥ,繫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箭。 (21) 秉鉞:拿j斧。鉞,音ㄩㄝˋ,一種形狀似斧的武器,但較斧大,多用作禮仗,以象徵帝王的權威,也用為刑具。 (22) 中陳而立:站在中陣。陳,同「陣」。 (23) 左軍:古代軍陣編制,分左、中、右三陣。左軍指左陣之兵。 (24) 旟:音ㄩˊ,古代指揮軍隊前進的旗子,畫有鳥振翅疾飛的圖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氣助詞,無義。如:「寧耐」。《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摒棄。《國語.周語下》:「而又奪之資,以益其災,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新唐書.卷一五六.李元諒傳》:「元諒培高浚淵,身執苦與士卒均,翳榛莽,闢美田數十里。」
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則有餘。君子與小人,不繫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不見三公後,寒飢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畬。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 〔注解〕 (1) 骨骼成:指長大成人,能自立於社會,並有所成就。 (2) 飛黃:傳說中的神馬。 (3) 騰踏:飛行絕跡。形容神馬飛馳而去,似足不踏地,地面不留蹤跡。 (4) 蟾蜍:動物名。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體型肥大,性遲緩,不能鳴,常棲於陰溼之地。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在此比喻不成材的庸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對、對照。《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漢.桓寬《鹽鐵論.論》:「夫道古者稽之今,言遠者合之近。」
賓至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人來到這裡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裡。語出《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後形容招待親切,使客人如同回到家裡一樣舒適。如:「每次到他家,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東周列國志》第七八回:「四方之客,一入魯境,皆有常供,不至缺乏,賓至如歸。」
無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無如之何注音︰ㄨˊ ㄖㄨˊ ㄓ ㄏㄜˊ漢語拼音︰wú rú zhī hé釋義︰猶「無可奈何」。見「無可奈何」條。 01.《禮記.大學》:「小人之使為國家,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 02.明.葉盛〈陸放翁家訓〉:「子孫才分有限,無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讀書。」 參考詞語︰為之奈何注音︰ㄨㄟˋ ㄓ ㄋㄞˋ ㄏㄜˊ漢語拼音︰wèi zhī nài hé釋義︰為此當如何?見「無可奈何」條。 01.《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優孟》:「寡人之過,一至此乎!為之奈何?」 02.明.周履靖《錦箋記.協計》:「有意了,只不肯如此,為之奈何?」 參考詞語︰如之奈何注音︰ㄖㄨˊ ㄓ ㄋ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