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8.9794 ms
共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蘆葦。或特指初生的蘆葦。《說文解字.艸部》:「葭,葦之未秀者。」《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宋.文同〈晚至村家〉詩:「深葭繞澗牛散臥,積麥滿場雞亂飛。」
2.樂器名,吹管樂器。通「笳」。漢.張衡〈西京賦〉:「發引和,校鳴葭,奏淮南,度陽阿。」參見「胡笳」條。
3.姓。如漢代有葭眾。
|
蒹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荻草與蘆葦。《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近蓼洼,望平花,有折蒲衰柳老蒹葭。」
2.比喻卑微鄙陋。《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彼出身寒門,得公收拔,如蒹葭倚玉樹,何幸如之,豈以入贅為嫌乎?」
3.《詩經.秦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蒹葭,刺襄公也。」或以為有所愛慕而不得近之之詩,似是情歌,或訪賢之作。首章二句為:「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蒹葭倚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賤的蘆荻倚著高貴的玉樹。比喻兩個品貌、地位極不相稱的人相處在一起。《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今幸結此良緣,蒹葭倚玉,惶恐惶恐。」《孽海花》第一二回:「祇是同太太並肩拍照,蒹葭倚玉,恐折薄福。」。
|
葭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蘆葦中的薄膜。比喻關係疏遠的親戚。《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如今倘蒙不鄙,願結葭莩。」
|
葭莩之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葭莩,蘆葦中的薄膜。比喻關係疏遠的親戚。《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
|
葭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占氣候的方法。以葭莩之灰,置於律管以占。《幼學瓊林.卷一.歲時類》:「冬至到而葭灰飛,立秋至而梧葉落。」
|
葭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蘆葦。唐.王維〈青谿〉詩:「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
吹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將葭莩灰放置在律管內,以占知季候。若某節氣至,和它相應的律管裡的葭灰便飛動起來,故稱節氣變換為「吹葭」。見《續漢書志.第一.律曆志上》。唐.杜甫〈小至〉詩:「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也作「吹灰」。
|
葭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關係疏遠的親戚。《幼學瓊林.卷二.外戚類》:「自謙劣戚,曰忝在葭莩之末。」
|
蒹葭倚玉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賤的蘆荻倚著高貴的玉樹。比喻兩個品貌、地位極不相稱的人相處在一起。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