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9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藻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造簡單可行光合作用之生物,不具維管束組織與胚胎,生殖器官無特化之保護組織,常直接由單一細胞產生孢子或配子。藻類跨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兩大類,如藍綠藻為原核生物,其他藻類則屬真核生物。藻體形態及色彩變化多端,可為極小的微生物或長達數十公尺的巨海帶。
化學成份限制下的藻類生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藻類受到環境中某種化學成份不足之限制下的生長。藻類的生長通常受到某一最缺乏的營養或物理條件之限制,縱使其他條件再優厚,也無法增加生長速率。例如淡水湖泊中,磷即常為限制生長之必要化學成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如:「類似」、「相類」。
由相同或相似的人、事、物聚合而成的種別。如:「人類」、「種類」、「類別」、「分門別類」、「物以類聚」。
大概、大抵。如:「大類」、「類皆如此」。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類別的單位。如:「兩類情況」、「三類貨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草植物的總稱。生於淡水及海水或潮溼的泥土內。無莖葉之別,有葉綠素。種類甚多。如水藻、綠藻、海藻等。
文辭、文采。如:「文藻」、「藻飾」、「辭藻」。
海洋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有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海洋植物。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體,是人類的一大自然財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類有100多種。科學家們根據海藻的生活習性,把海藻分爲浮游藻和底棲藻兩大類型。(一) 浮游藻浮游藻的藻體僅由一個細胞所組成,所以也稱爲海洋單細胞藻。這類生物是一群具有葉綠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並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二) 底棲藻它們在退潮時能適應暫時的幹旱和冬季暫時的“冰凍”等環境,隻要海水一漲潮,它們便又開始正常的生長發育。底棲藻的顏色鮮豔美麗,有綠色、褐色和紅色。可把海藻分爲三大類:綠
光合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1.1 光合作用反應式1.2 葉綠體(chloroplasts)1.3 光反應(light reaction)1.4 暗反應(dark reaction)1.5 關鍵字1.6 參考書目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是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吸收光能製造養分的一連串化學反應。在植物中,光合作用反應最活耀的場所位於葉肉細胞中,葉肉細胞內有許多葉綠體,葉綠體內的色素能夠捕捉光能,透過氧化水,釋放出氧氣,並還原二氧化碳,產生有機化合物。光合作用可以分成光反應(li...
海洋生態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洋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組合。以藻類為主要生產者,消費者則包括貝類、蝦、魚、龜及水生哺乳動物等。通常依海水深度的不同,可以分為沿岸區和遠洋區。
蜉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產在水中,幼蟲又分為兩類,一種身體流線型;一種身體略扁,屬於爬蟲類,幼蟲主要食物都是懸浮在水面上的藻類。且相較於其他種類的蜉蝣,四節蜉蝣大多生長在海拔較高、氣候較冷的地區。(註2) 班蜉蝣班蜉蝣屬於體型中等的蜉蝣,體色大都呈現土褐色或黑色。分布的地區遍及全世界,,但南半球相當罕見,主要生活在小溪、河流、池塘、湖中的碎石縫與海草中。其中人造誘餌常會做成班蜉蝣的形狀,用來釣鱒魚時使用。(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蜉蝣英文關鍵字: mayflies 參考書目註1:昆蟲大圖鑑:用複眼看奧妙的大千世界,丹比凱爾著,明天國際出版...
葉綠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葉綠體(chloroplast)(註2)1.1 觀察葉子的切面(註1)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葉綠體(chloroplast)(註2)1. 高等植物及藻類皆含有可行光合作用的胞器-葉綠體。單細胞藻類可能只有一個葉綠體,而一個植物葉細胞則可能多達20~100個。藻類的葉綠體形狀多樣、大小變化也很大,而高等植物的葉綠體一般呈現圓形或盤狀。2. 葉綠體是由雙層膜所形...
虱目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鼠鱔目虱目魚科。體呈紡錘形,側扁,背部蒼青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例]虱目魚煮湯,味道鮮美,大家喜歡食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