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克     
瀏覽人次:15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35~1703)英國實驗物理學家。提出彈性體應力與應變成正比的定律,學者稱為「虎克定律」。又製造最早的反射式望遠鏡,並藉顯微鏡首先發現生物細胞的構造。
虎克定律     
瀏覽人次:778 收藏人次:0
彈簧或彈性物體在其彈性限度內,形變與恢復力成正比。
虎克(Robert Hooke)     
瀏覽人次:419 收藏人次:0
虎克     
瀏覽人次:399 收藏人次:0
菲律賓的共產黨人民解放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進攻菲律賓,菲律賓共產黨於西元1942年組織抗日人民軍(The People’s Anti-Japanese Army),也稱為「虎克黨」(Hukbalahap,the Huks),組織游擊隊抵抗日軍。戰後虎克黨持續活躍於菲國中部和南部,並發動農民暴動,目的在推翻菲國的民主政府。在1954年被總統麥格塞塞(Ramon Magsaysay)擊敗之後,於1969年重整為新人民軍,直到1970年代才逐漸停止活動。
虎克彈性固體     
瀏覽人次:321 收藏人次:0
  一固體材料其應力、應變關係滿足虎克定律,即二者成正比關係者,稱為虎克彈性固體,亦即線彈性固體。均質、等向性、線彈性固體之廣義虎克定律(generalized Hooke's law)為:
  
  此處{σ}={σxx,σyy,σzz,σxy,σyz,σzx}為空間應力向量;{ε}={εxx,εyy,εzz,εxy,εyz,εzx}為空間應變向量;[E]為6 × 6階材料彈性係數矩陣
  
  μ為帕桑比值(Poisson's ratio);E為彈性係數。
虎克氏鱗蓋蕨     
瀏覽人次:86 收藏人次:0
一回羽狀複葉,羽片幾乎全緣,不具裂片。具明顯之頂羽片,羽片基部兩側具耳狀突起,但有些個體的下側突起不明顯。羽片側脈單一,至多僅具一分叉孢膜無毛,邊緣生,開口朝向羽片邊緣。全株覆毛。

    
瀏覽人次:17482 收藏人次:3454156
戰勝、攻破。如:「克敵制勝」、「連克數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抑制、約束。如:「克制」、「克己」、「克服困難」、「以柔克剛」。
限定、約定。如:「克期」、「克日出發」。
能。如:「不克前來」、「克勤克儉」。
量詞。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即公克的簡稱。公制一克等於千分之一公斤。
    
瀏覽人次:14450 收藏人次:3507797
一種猛獸。屬脊椎動物。形狀像貓,體型碩大。全身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情凶猛,為肉食性動物。俗稱為「老虎」。
威武勇猛。如:「龍兄虎弟」、「虎父無犬子」。
虎虎:形容精神充沛的樣子。如:「虎虎生風」。
馬馬虎虎:隨便、不仔細。如:「他做每一件事都是馬馬虎虎,交差了事。」
細胞壁     
瀏覽人次:3158 收藏人次:138863
細胞壁由虎克(Robert Hooke, 1655)發現,細胞(cellula)的命名亦由此而來。細胞壁位於細胞外圍,提供植物支持性的力量,固定植物細胞的形狀,是植物細胞重要特徵。其由中膠層(middle lamella)及初生細胞壁(primary wall)組成,某些植物細胞具有次生細胞壁(secondary wall)。[註一]高等植物細胞壁上另有壁孔(pits)的構造,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透過壁孔而能與鄰近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目錄1 細胞壁的形成2 細胞壁的特性3 細胞壁的成分4 參考書目 細胞壁...
植物細胞     
瀏覽人次:2126 收藏人次:0
晶體在植物體內常為鈣鹽或矽鹽,以草酸鈣的形式最常見,有各種多面體形式,並無固定形狀。 細胞壁細胞壁由虎克(Robert Hooke, 1655)發現,細胞(cellula)的命名亦由此而來。細胞壁位於細胞外圍,提供植物支持性的力量,固定植物細胞的形狀,是植物細胞重要特徵。其由中膠層(middle lamella)及初生細胞壁(primary wall)組成,某些植物細胞具有次生細胞壁(secondary wall)。[註七]高等植物細胞壁上另有壁孔的構造,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透過壁孔而能與鄰近細胞進行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