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87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虛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非虛明之絕境,不可窮者。」
2.空明。宋.蘇軾〈碧落洞〉詩:「幽龕入窈窕,別戶穿虛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的、不真實的。如:「虛偽」、「虛假」、「虛構」、「虛幻」。
衰弱。如:「虛弱」、「虛脫」、「她的身子很虛。」
白白的、徒然的。如:「虛度」、「不虛此行」、「虛有其表」。
不自滿、不驕傲。如:「謙虛」、「虛心求教」。
有所愧疚而心中膽怯。如:「心虛」。
空。如:「空虛」、「趁虛而入」。
草率、敷衍。如:「虛應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浩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大遼闊的樣子。唐.李益〈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弔祭〉詩:「浩渺風來遠,虛明鳥去遲。」《三國演義》第一○○回:「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
邵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都能“深造曲暢,通達不惑”,而且“智慮絕人,遇事能前知”。北宋理學的另一位始祖程頤說他:“其心虛明,自能知之”。於是,他著書立說,撰寫了《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等著作共十餘萬言。邵雍對易經極有研究,開拓了「像數」學的領域,他「探跡索隱,妙悟神契,洞徹蘊奧,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邵雍繼承並發揚了陳摶的「周易先天圖說」朱震說:「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種放傳穆修,穆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朱熹則認為邵雍傳自陳摶,陳摶亦有所承傳:“邵子發明先天圖,圖傳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傳。”。邵雍說:道生一,一為太極;一生二...
羽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翅的小蟲。唐.杜甫〈夏夜歎〉詩:「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夜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月光。《文選.陶淵明.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纖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非常微細的事物。唐.杜甫〈夏夜歎〉詩:「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初刻拍案驚奇》卷七:「那月色一發光明如晝,照得潞州城中,纖毫皆見。」
大圓滿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佛教寧瑪派的主要修行方法。「大圓滿」為藏語rdzogs chen的意譯。大圓滿法分為:心、界與要門三部。心部:認為一切現象都只是自心的顯現。專重在徹見自心本性,顯發自然妙智。界部:由自然妙智悟入凡心所顯現的,都是法性光明境界。要門部:運用無分別智將一切現象匯歸於不空不執的法性,現證法性境界,能迅速成佛。寧瑪派教法中最高深的法門。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