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4.43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蜃樓海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海市蜃樓」條。如:「名利地位、榮華富貴,到頭來也不過是蜃樓海市,一場幻夢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品買賣交易的場所。如:「市場」、「股市」、「市集」、「夜市」。
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如:「都市」、「城市」。
行政區域劃分的名稱。如:「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層以上的房屋。如:「樓房」、「高樓大廈」、「摩天大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鄰陸地,比洋小的水域。如:「黃海」、「南海」、「地中海」。
內陸的大湖或人工湖。如:「青海」、「裡海」。
比喻數量龐大的事物。如:「花海」、「火海」、「人山人海」。
大的。如:「海量」、「誇下海口」。
領域。如:「苦海無邊」、「學海無涯」。
與海洋有關的。如:「海員」、「海事」、「海軍」。
海報:貼在街頭或公共場所,上有圖畫和文字,具有宣傳、廣告作用的大型紙張。如:「此處不可張貼海報。」
海關:設在機場、港口,對進出口貨品、行李進行檢查並徵收關稅的機關。如:「他是海關的檢查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大的蛤蜊。《國語.晉語九》:「雀入于海為蛤,雉入于淮為蜃。」三國吳.韋昭.注:「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蚌類。」
蜃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海市蜃樓」條。唐.白居易〈泛湓水〉詩:「城雉映水見,隱隱如蜃樓。」
海市蜃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物理現象。以字義而言,蜃是指大蛤蜊,傳說蜃能吐氣而形成樓臺城市等景觀,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三.鱗部.蛟龍》。實際上,海市蜃樓的形成,是由於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使得遠處的景物影像被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這種現象多在夏天時的沿海一帶或沙漠中出現。後亦用以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駢字類編.卷四六.山水門.海.海市》引《隋唐遺事》:「張昌儀恃寵,請託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樓比耳,豈長久耶?』」也作「海樓」、「蜃樓」、「蜃樓海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