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7.9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融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融合、參合。隋.煬帝〈重與智者請議書〉:「智者融會,盡有階差,譬若群流,歸乎大海。」
融會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各種知識或事物加以融合、貫穿,進而獲得全面通徹的領會。《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序》:「於是上自帝王傳心之奧,下至初學入德之門,融會貫通,無復餘蘊。」《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傳三.陳立傳》:「南歸後,乃整齊排比,融會貫通,成公羊義疏七十六卷。」
貫通融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融會貫通」。見「融會貫通」條。01.宋.袁燮〈象山先生文集序〉:「此心此理,貫通融會,美在其中,不勞外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如:「會齊」、「會合」、「會商」、「會談」。
多數人的集聚活動。如:「茶會」、「晚會」、「紀念會」、「里民大會」。
團體、組織。如:「工會」、「商會」、「同鄉會」。
都市。如:「省會」、「都會」。
見面。如:「會面」、「會見」。
了解、領悟。如:「意會」、「體會」、「會錯意」、「心領神會」。
能。如:「他會游泳。」、「只要努力,理想一定會實現。」
可能。如:「他會去嗎?」、「會不會他已經先走了?」
時機。如:「機會」。
會計:A>管理財務帳目。B>負責管理財務帳目工作的人員。如:「她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會計。」
一會兒:片刻,短暫的時間。如:「他只是到隔壁商店買東西而已,一會兒就回來了,請稍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調和。[例]融會貫通、水乳交融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求甚解,生吞活剝反義:窮源竟委,融會貫通辨似: 「囫圇吞棗」及「生吞活剝」都比喻學習中不認真分析思考,不深入理解。 「囫圇吞棗」側重於不求理解,含糊籠統地學習;「生吞活剝」側重於抄襲別人的經驗與成果。 囫圇吞棗 生吞活剝 辨似例句 ○ ㄨ 讀書不可~,方能體會其中精華所在。 ㄨ ○ 這部電影的情節,根本就是把外國作品~地抄襲過來。
容量單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義為何,且對於容量會使用的情境有哪些,具備上述的前置知識後,即應立即進行單位的教學,以使學生學習上融會貫通,且具有銜接性。 單位換算首先介紹容量最常使用的三個單位,分別為:1. 公升(L)2. 分公升(dl)3. 毫公升(ml 或 c.c.)首先公升與分公升之間為10倍的關係,意即1公升相當於10分公升,而在分公升與毫公升之間為100倍之關係,因此為1分公升相當於100毫公升,另外在實務上,常使用到的是c.c.的單位,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時時提醒學生100毫公升也等於100c.c.。除此之外,在台灣中較常使用的單位為公升...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大全集.卷一○七.題跋.方實孫經史說》:「凡世儒白首燈窗,殫精覃思所不能通解者,往往立談造詣,一覽融會。」 參考詞語︰殫精極慮注音︰ㄉㄢ ㄐ|ㄥ ㄐ|ˊ ㄌㄩˋ漢語拼音︰dān jīng jí lǜ釋義︰即「殫精竭慮」。見「殫精竭慮」條。 01.明.張居正〈翰林院讀書說〉:「訓誥典謨,聖人豈殫精極慮,作意而為之者哉!」 02.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序〉:「殫精極慮,十年於茲。」 參考詞語︰殫精畢思注音︰ㄉㄢ ㄐ|ㄥ ㄅ|ˋ ㄙ漢語拼音︰dān jīng bì sī釋義︰猶「殫精竭慮」。見「殫精竭慮」條。 01.《清史稿.卷二三二.寧完我列傳》:「臣敢不殫精畢思,用效駑鈍。」 參考詞語︰殫...
不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
舉一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推論。「舉一反三」指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同類的事情。語本《論語.述而》。後用「舉一反三」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 △「聞一知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