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31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蠻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未開化的民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對南方種族的稱呼。[例]蠻族、南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屬。如:「家族」、「親族」、「宗族」。
有共同屬性的。如:「族群」、「水族」、「上班族」。
人種的類別。如:「漢族」、「藏族」、「斯拉夫族」。
老馬識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據《韓非子.說林上》載,有一次管仲、隰(ㄒㄧˊ)朋隨著桓公去征伐孤竹國,由於去的時候是春天,而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冬天,景物變化很大,讓他們迷失了回國的方向。正當眾人無計可施時,管仲想起老馬可以記得以前走過的路。於是挑選了幾匹老馬,讓牠們在前面任意行走,軍隊跟在後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蜀犬吠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交界,瀕邛水北岸。 (3) 瀘江:自今雲南石屏縣異龍湖東流,注入盤江。 (4) 百蠻:中國南方蠻族的總稱。 (5) 靡日不雨:指每一天都在下雨。靡,音ㄇ|ˇ,無。雨,音ㄩˋ,此作動詞,指下雨。 (6) 霶然:水湧出的樣子,用來形容雨勢不斷。 (7) 爰:音ㄩㄢˊ,發語詞,無實義。 (8) 霖霪:久雨不斷。 (9) :音|ㄣˊ,犬吠聲。〔參考資料〕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據《柳宗元集.卷三四.書》引)僕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予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
視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管仲做齊國宰相三個月時,曾針對官員的才能優劣向桓公提出意見,他認為:隰朋善於言辭進退,可以立為大行;甯戚善於開墾種植,開發地利,可以立為大司田;王子城父善於領兵,能夠激勵士氣,讓士兵們不畏死亡,衝鋒陷陣,可以立為大司馬;賓胥無決斷獄訟十分公正,不會濫殺無辜,可以立為大司理;東郭牙能夠犯顏直諫,不怕得罪君王,可以立為大諫之官。論到管仲自己時,他認為上述五人,每個人個別的才能都比自己強,但若桓公想要稱霸諸侯,只有自己可以輔助桓公做到。桓公聽了管仲的話後,十分贊同,便按...
嘍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蠻族的語言和聲調。也作「婁羅」、「僂儸」、「樓羅」。
識途老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馬識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據《韓非子.說林上》載,有一次管仲、隰(ㄒㄧˊ)朋隨著桓公去征伐孤竹國,由於去的時候是春天,而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冬天,景物變化很大,讓他們迷失了回國的方向。正當眾人無計可施時,管仲想起老馬可以記得以前走過的路。於是挑選了幾匹老馬,讓牠們在前面任意行走,軍隊跟在後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歸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附順從。[例]漢武帝時國力強大,各方蠻族紛紛來歸順。
羅馬和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自保,各自築起了圍牆。西元275年,奧理安大帝在羅馬建立一道城牆,這就是奧理安城牆。西元406年,蠻族大舉入侵萊茵河地區,羅馬和各型者間的商業往來因此而癱瘓。西元1世紀,一個新的宗教─基督教,開始改變羅馬人民的信仰。起源自羅馬行者巴勒斯坦的基督教,當時已傳遍全帝國,但由於基督教的教義是拒絕參加禮拜皇帝的活動,所以基督徒不斷地受到迫害。西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鑒於越來越多人信仰基督教,變承認基督教是羅馬的國教。西元395年,由於帝國內部無法有效管理,羅馬帝國便正式分裂為以羅馬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