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產品的中介商。參見「行口商」條。
行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產品的仲介、委託商。接受生產者或販運商的委託,在批發市場內,批售青果、蔬菜給零售商,而收取佣金的商人。簡稱為「行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如:「口腔」、「張口」、「閉口」、「守口如瓶」。
器物納入或放出的地方。如:「瓶口」、「碗口」、「槍口」。
內外相通的地方。如:「港口」、「路口」、「巷口」、「門口」、「關口」。
刀鋒、劍鋒。如:「刀口」、「劍口」。
物體破裂處。如:「傷口」、「裂口」、「決口」。
量詞:A>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B>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C>用於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溝通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以學生的特質、需求、和興趣為主要依據(施玉惠,2001)。此教學法是要讓學生從自然的情境、活動中進行口語的溝通來學習英語,將語言視為教室中的溝通工具而非學習目標,讓學習英語不在是為了成績而學習,而是為了開口溝通而學習。溝通教學法特別強調溝通技巧的訓練, 而溝通教學至少應包括文法結構的正確性, 及用語的合宜性才能達成溝通教學的功能(陳淳麗,民87)。(引自徐美雯,民96) 歷史背景與內涵  早年的教學法承襲傳統觀念,是以文法結構為導向,其共通性就是教學單元依文法結構的複雜性和難易度來訂定。例如教學單元先安排動詞現在簡單式...
伊拉斯莫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弊,表現人文的純真精神  伊拉斯莫以挖苦、諷刺、又風趣的文章,對於臉皮很厚的哲學家及言行不一的教徒進行口誅筆伐,其中愚人頌《The Praise of Folly,1509》以及交談《Colloquies,1526》都是頗受歡迎的作品。 結語伊拉斯莫相信幼童有「類似猴子的模仿本能」,但卻不希望人文學者變成西塞洛的猿猴。在文字知識與感官經驗孰輕孰重的爭論中,他偏愛前者,這是人文主義者通有的立場。有人說:「樹木及岩石可以教導你,不需要教師。」伊拉斯莫反駁:「你能從樹木中學到什麼呢?」 資料來源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
異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刷牙、手、臉(或肛門),之後持續保持十至十五分鐘乾淨避免想異食動機。交替治療法:身體約束十秒鐘,再執行口腔衛生、個人衛生、環境清潔等,為了增加類化能力,最好加上團體互動。臉部庇護/身體約束SPDs:預期有異食行為前戴面罩或約束衣、眼罩、頭巾15至30秒,同時有另一位照顧者抱住他,以防出現衝動行為。厭感刺激:介入特異懲罰方式,如以水氣噴臉、以檸檬汁噴口腔、芳香療法等。區辨訓練:區辯可食/不可食,食物放盤子上;不可食的東西放桌上,選擇非食物則馬上制止「不要!把它丟掉!」並握緊十秒,對女性較有效。 改變方向阻斷獲得來源。將要求...
十三行遺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新北市淡水河口南岸,觀音山前緣之河口平原上的古蹟遺址。原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祖先凱達噶蘭族,在一千五百至二千年前的活動空間。因該處舊有清代十三洋行設立的行口,故稱為「十三行遺址」。民國四十六年,始由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發現。歷經考古學家的挖掘與研究,證明當時已將鐵器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其中,「煉鐵作坊」的出土,為現存臺灣史前先民冶鐵技術的唯一證據。
人工呼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急救方法。人因中毒、觸電、溺水或其他情況而使呼吸停止時,可藉由人工操作,將氧氣導入患者肺部,排出二氧化碳,促使其恢復自然呼吸運動。通常有徒手、口對口、壓胸舉臂等方式。[例]救生員正為溺水的小孩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頑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貪戀他人的饞涎。多形容男人追求女人的急切情狀。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若是風亭月館諧鶯燕,但得他舌尖上甜唾,纔止住這口角頭頑涎。」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他見我舞蹁躚,看的做玉嬋娟,抹一塊鼻凹裡沙糖,流兩行口角底頑涎。」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