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2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排行的輩分。唐.韓翃〈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詩:「詩家行輩如君少,極目苦心懷謝朓。」
2.同輩。《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小子初學塗鴉,勿以友故,行輩視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族的世代、長幼的行次。如:「輩分」、「平輩」、「前輩」、「晚輩」。
類、群。如:「鼠輩」。
連續。如:「人才輩出」。
畢生,人一生活著的時間。如:「一輩子」、「這輩子」。
量詞。用於計算輩分的單位。如:「他大我兩輩,是我的叔公。」
忘年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梁書.卷三四.張緬傳》:「初未與纘遇,便虛相推重,因為忘年之交。」《三國演義》第一一一回:「陳泰歎服曰:『公料敵如神,蜀兵何足慮哉!』於是陳泰與鄧艾結為忘年之交。」也作「忘年交」、「忘年之好」、「忘年之契」。
名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姓名的泛稱。[例]他的名字是按照家族的排行輩分所取的。
塗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幼兒不懂事,亂塗詩書,墨色如鴉。語本唐.盧仝〈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計,塗抹詩書如老鴉。」形容毛筆字的拙劣。亦用以謙稱自己的作文寫字、繪畫或書法方面的拙劣,技巧不成熟。《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小子初學塗鴉,勿以友故,行輩視之也。」《鏡花緣》第二二回:「晚生倘稍通文墨,今得幸遇當代鴻儒,尚卻勉強塗鴉,以求指教,豈肯自暴自棄。」
忘年之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唐.顏真卿〈孫逖文集序〉:「十五時,相國齊公崔日用試土火鑪賦,公雅思遒麗,援翰立成,齊公駭之,約以忘年之契。」也作「忘年之交」。
忘年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也作「忘年之交」。
忘年交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忘年之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忘年之交」是指兩人交往,忘記年紀的差距而成為好朋友。在晉朝張隱所寫的《文士傳》曾提到禰衡禰衡和孔融結交為好友時時候,禰衡未滿二十歲,孔融已五十歲了。正是因為孔融看重禰衡的人才,所以願意為忘年之交。後來「忘年之交」成為一個成語,用來指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
史達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奪苕艷于春景,起悲音于商素,有環奇警邁,清新閒婉之長,而無蕩淫之失,端可以清真,平睨方回,而紛紛三變行輩,幾不足數。」3.張序:「可以分鑣清真,平睨方回,而紛紛三變行輩,幾不足比數。」 特色簡介他的詞風接近姜夔,技巧也許還過之,而氣質似乎略遜。長於詠物描寫,用筆細膩纖巧,刻劃精工,形神兼備,均以音律之講究、辭句之精美為權輿,重形式而輕內容,能為工巧的辭句,於婉秀中見明暢。 參考資料《唐宋詞欣賞》地球出版社,1990年1月初版《唐宋詞百家全集》廣州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