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衛生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生教育是種科際整合的領域,主要是透過教育的過程,促使個人應用健康的原則及實行健康行為。依據美國衛生教育專有名辭聯合委員會在一九九○年所下的定義:衛生教育領域主要係設計、執行和評價教育計畫,以使個人、家庭、團體、組織和社區能採行積極主動的角色,以獲得、保護和維持健康。其作法係透過個人教導的過程,增進個人對健康的知覺及知識,及其對本身的認識,培養其自尊心,建立其責任感,而從事行為的改變,同時有能力以建設性方式,參與社區生活,促進社區之團結與責任感,並從事社會改變。
  衛生教育專業包含兩個基礎層面,一為理論層面,一為實務層面。理論層面的根基係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行為科學及生物科...
衛生教育診斷評價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生教育診斷評價架構由克魯特(Green Kreuter)及迪茲(Deeds)等人於一九八○年提出,對衛生教育計畫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許多衛生教育學者均曾應用這個架構的部分或全部進行研究,而且發現這個架構相當有用。
  PRECEDE是數個單字的第一個字母組成的,分別是Predisposing, Reinforcing, Enabling, Causes, Educational, Diagnosis及Evaluation。它是以流行病學、社會及行為科學、行政學及教育學為基礎的架構,由七個階段所組成。
  第一個階段為社會診斷,或稱為生活品質評估。在這個階段中,強調使用...
衛生教育計畫評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林(Green)等人曾對評價做了一個最簡單的定義,係指關心的目標與可接受的標準之比較。狄格南(Dignan)和卡爾(Carr)也對評價下了一個操作型定義:指調查計畫執行程度的過程。由這兩個定義,可以告訴我們進行評價的工作,必須要有我們計畫想要達成的目標,並且是客觀可達成的目標。為了解計畫目標達成的情形,必須利用客觀的方法來蒐集資料,進行分析,進一步以衛生教育計畫來討論評價的問題。衛生教育計畫整體而言,可包括:計畫的階段、執行的階段及評價的階段。評價雖然為第三階段,但不意味著只有在計畫結束的時候才做評價的工作,事實上評價的工作在計畫發展的階段就可進行,如探討計畫的適切性等。而有關衛生教育計...
公共衛生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生教育的範圍大略可分為公共衛生教育、學校衛生教育、病人衛生教育及工作場所衛生教育。以上的分類方法,對於公共衛生教育而言,可說是一種狹義的分類法,即將公共衛生教育只界定在社區民眾的衛生教育上。然而以較廣義的分類來看,公共衛生教育的範圍實包含了病人衛生教育及工作場所衛生教育。此乃因為公共衛生的工作,往往是針對著社區衛生來著手,因此就包含了支援醫院或工作場所的衛生教育工作。
  公共衛生教育主要的工作區域是社區,因此公共衛生教育是一種學習過程,社區民眾透過此種學習,引導他們自己採行更富知能的健康行動,並且公共衛生教育人員能幫助他們組織和發展社區所關心的事務,對於健康問題能夠促使民眾研...
衛生教育福利部(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衛生教育福利部為一九五三至一九七九年間的聯邦教育行政機構。顧名思義,該部兼掌衛生、教育及福利三方面的事務,故部內設三個平行單位,即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Service)、教育署(Office of Education)及社會安全署(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教育署為主管聯邦教育行政的單位。
  衛生教育福利部設部長(Secretary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一人,綜理部稱,並出席內閣會議。部長由總統提請國會同意後任命。教育署設署長(Commissioner of Educati...
衛生教育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生教育過程主要用於協助衛生教育者確認各種目的和目標,和選用最適當的方法,以達成原定的目的和目標,並評價衛生教育者的工作。
  以下簡單介紹一個適用於社區、團體和個別案主衛生教育過程的九階段流程表(如圖所示)。
  第一階段應考慮的特性包括:(1)人數:個人、家庭、團體、社區。(2)健康主題的經驗和知識。(3)態度和動機:如您的對象群是否歡迎您做教育介入?或認為這樣做僅是浪費時間?(4)教育方法的期待和經驗:某些案主可能對於必須參加團體討論的方式產生逃避。(5)能力和接受程度:您的案主群接受能力是快、慢或中等?(6)健康問題或殘障。
  第二階段為確認對象需求...
衛生教育介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入」是指設計出有計畫、有系統的綜合性計畫,於特定時間內將之應用於特定環境中的參與對象,以期產生認知(cognition)、情意(affection)、技術(skill)、行為(behavior)或健康狀況(health status)的改變。依格林(Green)等人的觀點,認為衛生教育是一種輸入(input),也就是介入 ,而介入的預期結果(outcome),就是衛生教育想要達到的目標。
  衛生教育者因為有活動家的傾向,因此他們對於問題的解決往往只是努力於輸入的一方,也就是只考慮到如何設計衛生教育計畫進行衛生教育介入,而忽略了衛生教育介入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認為衛生教育介...
教育部學校衛生教育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政府為有效推動學校衛生工作,於民國十八年(1929)二月由教育部和衛生部協同組織學校衛生委員會。民國二十年四月改組,成立中小學衛生教育設計委員會,隸屬於普通教育司;民國二十四年改隸醫學教育委員會;民國二十九年七月改組,又改為衛生教育專門委員會。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因醫學教育委員會改組,衛生教育專門委員會亦縮小組織,改為衛生教育組,置組主任一人,掌管擬訂衛生教育計畫,審擬各級學校衛生科之課程及設備標準,以及審查人員訓練機構立案等工作。政府遷臺後,由於精簡機構,僅在醫學教育委員會委員當中,聘請委員一名擔任健康教育召集人,至此中央學校衛生組織已很難發揮其功能。
  民國八十年(199...
  中華民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原名為「中華民國衛生教育學會」 (Natlonal Health Education Association, Republic of China,簡稱NHEA,R.O.C.),成立於民國六十八年(1979)四月二十九日,首任理事長為李叔佩教授。中華民國衛生教育學會為國際衛生教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Health Education)的團體會員(該聯盟已於近年更名為「國際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聯盟」),為順應世界潮流,並鑑於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兩者本相輔相成,若能結合必能發揮最佳效益,因而於民國八十五年(1996)三月更名為目前的會名...
衛生教育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生教育者必須透過「計畫」將理論運用於實際。藉由整體性分析過程來思考問題解決的方式,而不是一遇到問題就擬定行動方式的草率思考方式,如此才能綜合各種行為決定因素,系統性的計畫各種活動,以促使人們自主性的產生導向的健康行為。
  衛生教育計畫乃是針對特定群體的健康問題,運用科學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特定時間內利用合理的資源,基於需求評估設計一連串符合教育原則的工作方案,按先後順序執行,並階段性的評價,以達成預定的目標。
  在制定衛生教育計畫時,常會根據各種不同的衛生教育理論模式,這些理論模式讓我們了解並預測欲產生某種改變之健康行為與機轉。一個衛生教育計畫可依目標群體特性擬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