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3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裸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裸露身體。如:「他喜歡裸身睡覺,讓身體澈底放鬆。」也作「裸體」。
裸身赤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著身體。《三國演義》第九○回:「人多不穿衣甲,盡裸身赤體,面目醜陋。」
裸身蠕蛇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圓柱型;全長約為最高體高的30-50倍。口大,口裂延伸至眼的稍後方。吻尖;前上頜骨、上下頜骨、鋤骨皆具齒,齒顆粒狀。背鰭起點在肛門上方或略後方;背、臀鰭較低,且與尾鰭相連續;無胸鰭;尾鰭明顯。體呈半透明至白色。裸蟲鰻(Muraenichthys gymnot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的軀體。如:「身體」、「健身」、「身長七尺」、「隨身攜帶」。
物體的軀幹。如:「樹身」、「車身」、「船身」、「機身」。
生命。如:「奮不顧身」、「捨身救人」。
親自。如:「身教」、「以身作則」、「身歷其境」、「身體力行」。
名分、地位。如:「身分」、「身家」、「出身寒微」、「身敗名裂」。
品格、修養。如:「修身齊家」、「立身處世」。
懷孕。如:「有身」、「身孕」。
量詞。用於計算佛像數量的單位。如:「夾道兩旁有佛像五百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袒露、沒有遮掩。如:「裸體」、「赤裸裸」。
裸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不穿衣物,赤身露體。《三國演義》第二三回:「衡當面脫下舊破衣服,裸體而立,渾身盡露。」也作「裸身」。
排灣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器物等以及玩賞雕物等,雕刻的題材以神話傳說、狩獵生活、祖靈像為主。最常見的雕像為人首與雙蛇,其次為裸身人像、動物及蛇紋、菱紋等。另一種是一項身體藝術,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刺青。表現於女子的手背,男子的前胸、後背。凡是村落中的貴族或有特殊功績,由頭目賜予裝飾身體的權利。 祭典收穫祭(Masarut):舉行時間在每年七~十一月之間,各村自行決定。是感謝神靈的眷顧,給神過年之意。並做為年度終止開始的分界。主要是由祭師主持祭儀,並將收穫的小米入倉,選播種用的小米,吃新米等活動。目前大部份改為康樂性的活動如歌謠比賽、負重比賽、射箭...
括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頭髮束起來。《儀禮.聘禮》:「出袒括髮,入門右,即位踊。」《聊齋志異.卷一○.胭脂》:「括髮裸身,齊鳴冤苦。」
歡喜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無上瑜伽密的雙身佛。佛像呈男女裸身相抱之形。見《通俗編.釋道》。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