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67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裹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裹攜糧食。《左傳.文公十二年》:「裹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三國志.卷二五.魏志.辛毗傳》:「國無囷倉,行無裹糧。」
裹糧策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著馬攜著糧食,指誠心喜悅的歸服。《三國演義》第八一回:「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纏繞、包紮。如:「裹腳」、「裹粽子」、「裹傷口」、「馬革裹屍」。
包封的物品。如:「包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穀類食物。如:「糧食」、「米糧」、「乾糧」、「雜糧」。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者,風搖之也。使水濁者,物撓之也。璧鍰之器,礛之功也。莫邪斷割,砥礪之力也。虻與驥致千里而不飛,無裹糧之資而不飢。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句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句踐胙,命為伯。句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
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隋書.卷七二.孝義列傳.薛濬》:「賴奉先人貽厥之訓,獲稟母氏聖善之規,負笈裹糧,不憚艱遠,從師就業,欲罷不能。」
苦口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苦口」:#《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列傳》1>朕昨者興師選將,止令曹彬、米信等頓於雄、霸,裹糧坐甲以張軍聲。俟一兩月間山後平定,潘美、田重進等會兵以進,直抵幽州,然後控扼險固,恢復舊疆,此朕之志也。奈何將帥等不遵成算,各騁所見,領十萬甲士出塞遠鬥,速取其郡縣,更還師以援輜重,往復勞弊,為遼人所襲,此責在主將也。況朕踵百王之末,粗致承平,蓋念彼民陷於邊患,將救焚而拯溺,匪黷武以佳兵,卿當悉之也。疆埸之事,已為之備,卿2>勿為憂。卿社稷3>元臣,忠言苦口,三復來奏,嘉愧實深。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石門文字禪.卷一七.雲庵生辰詩一一首之一一》。 (2) 卿:指趙普(西元922∼992...
匍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急遽、盡力。《詩經.邶風.谷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文選.劉琨.答盧諶詩》:「裹糧攜弱,匍匐星奔。」
婆心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苦口婆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1、「苦口」:#《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列傳》1>朕昨者興師選將,止令曹彬、米信等頓於雄、霸,裹糧坐甲以張軍聲。俟一兩月間山後平定,潘美、田重進等會兵以進,直抵幽州,然後控扼險固,恢復舊疆,此朕之志也。奈何將帥等不遵成算,各騁所見,領十萬甲士出塞遠鬥,速取其郡縣,更還師以援輜重,往復勞弊,為遼人所襲,此責在主將也。況朕踵百王之末,粗致承平,蓋念彼民陷於邊患,將救焚而拯溺,匪黷武以佳兵,卿當悉之也。疆埸之事,已為之備,卿2>勿為憂。卿社稷3>元臣,忠言苦口,三復來奏,嘉愧實深。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石門文字禪.卷一七.雲庵生辰詩一一首之一一》。...
就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師學習。《列子.說符》:「裹糧就學者成徒,而溺死者幾半。」《後漢書.卷三六.鄭范陳賈張列傳.張霸》:「諸生孫林、劉固、段著等慕之,各市宅其傍,以就學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