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複製;再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處理過程中,用以產生儲存資料(如穿孔卡片、磁帶上之資料)複製品的動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複。如:「再嫁」、「再版」、「機會不再」、「一而再,再而三。」
表示兩個動作的接續。如:「吃了飯再走。」、「先打好草稿再寫。」
仍然。如:「再不走,就趕不上火車了。」
更。如:「若能再快一點就好了。」、「這事你肯做,真是再好也沒有了。」
再見:雙方道別的用語。如:「老師再見!」、「小朋友再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的、繁雜的。如:「複雜」、「繁複」。
不是單一的。與「單」相對。如:「複姓」、「複數」、「複眼」。
再、又。如:「複賽」、「複習」、「重複」。
重疊。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作。如:「製作」、「製造」。
剪裁。如:「她對裁製衣服很有一手。」
複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印刷、複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影、翻錄、掃描等方式仿製原件。如:「拜科技文明之賜,珍藏在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得以複製量產,化身千萬,走入民間。」
再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社會活動進行時,其所產生的結果在內容或架構上與原有社會活動相同的現象稱再製。但在心理歷程中,此英文字的意義是「再生」與「再現」有別。
  在馬克斯(K. Marx, 1818~1883)的經濟理論中,馬克斯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生產方式,指出資本主義的生產活動不單是在生產貨物或添增貨物的附加價值,生產活動的本身也不斷的鞏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勞資生產關係,如讓資本家繼續不斷的出現及勞動力的繼續存在。馬克斯稱這種事實為「再製」。
  西方自一九七○年代起,許多教育學者採取上述馬克斯的觀點來檢視公共教育制度的本質及其功能。在此之前,有許多人相信公共教育的設計及實施可改善社會,使...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