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54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西洋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故弄玄虛騙人的技巧或手法。如:「拆穿西洋鏡」。
拆穿西洋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識破騙局,揭發真相。如:「他這種騙人的手段,並不高明,一下就被我們拆穿西洋鏡了。」
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東」相對。如:「西方」、「西經」、「西半球」、「夕陽西下」。
歐美西方國家的。如:「西文」、「西餐」、「西語」、「西裝」、「西醫」。
泛指歐美各國。如:「中西交流」。
西班牙的簡稱。如:「西、葡兩國結盟」。
西席:指家塾老師。
歸西:指死亡。如:「好不容易得到姑姑的消息,她竟已歸西。」
西西:量詞。用於計算容量的單位。一西西等於千分之一公升。或稱為「毫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海大的水域。也可泛指地球表面廣大的海域。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外國。如:「西洋」、「東洋」。
外國的。如:「洋化」、「洋貨」、「洋人」、「洋菸」、「洋酒」、「洋文」。
盛大的、廣大的。如:「洋溢」、「洋洋灑灑」。
銀元的俗稱。如:「龍洋」、「五百塊現大洋」。
洋裝:A>西式服裝。B>女子連身的衣裙。如:「這套洋裝很好看。」
洋洋:A>得意的樣子。如:「得意洋洋」。B>眾多的樣子。如:「洋洋大觀」、「洋洋灑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銅或玻璃製成能反映物體形象的器具。如:「鏡子」、「銅鏡」、「穿衣鏡」。
利用光學原理製成,可以矯正視力或做光學實驗用的器具,一般多用玻璃製成。如:「眼鏡」、「放大鏡」。
借用已經發生的事情,來做參考、警惕。如:「借鏡」。
西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中國大陸西南方的南洋群島一帶。《明史.卷三○四.宦官傳一.鄭和傳》:「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2.對歐美各國的泛稱。《紅樓夢》第五二回:「姐姐那裡常有那西洋貼頭疼的膏子,叫做『依弗哪』,找尋一點兒。」
拉洋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盛行於民國初年的民俗雜藝,是電影未流行前的娛樂雜技。以敲打鑼鼓方式招攬生意,將各種彩色的畫片或西洋景物,掛於裝有凸透鏡的木箱中,一面說唱畫片的內容一面換片,如電影般的供人觀賞。唱詞多七字句,唱腔則多為當地的民歌小調。也稱為「拉大片」、「西洋景」、「西洋鏡」。
什不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將扁鼓、湯鑼和小鈸等數件打擊樂器紮在方形木架上,然後將敲擊扁鼓、湯鑼的薄木板用繩繫在一起,小鈸也固定在一塊薄木板上,後一端繫繩。一人用兩手同時拉兩根繩,三件樂器就可同時發聲。多用於伴奏西洋鏡的說唱。也作「什不閑兒」、「什不閒」。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