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9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視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各種電化器材,如幻燈機、投影機、放映機、錄音機、閉路電視等加強視聽效果的教學。也稱為「電化教學」。
中國視聽教育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視聽教育學會於民國四十八年(1959)七月二十六日成立,當時係由李寶和、張桂嶺、陳梅生、張霄亭等人士發起。該會自成立以迄目前,會址皆設於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一六二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視聽教育館內。歷屆理事長為李寶和(自民國四十八年至六十一年)、許智偉(自民國六十二年至七十年)、陳梅生(自民國七十一年至八十一年),自民國八十二年起,由張霄亭擔任理事長。
  依據該會會章第二條,該會係以研究、倡導及推廣視聽教育為宗旨。具體而言,該會具有下列六項任務:(1)研究視聽教育之理論。(2)倡導視聽教育之實施。(3)推廣視聽教育在教學上之應用。(4)協助視聽教材及器材之製作。(5)出版視聽教育...
臺灣大學視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成立於民國五十三年(1964),原為文學院外國語文學系設立之語言實驗室。民國五十七年(1968)二月底遷至校總區新生大樓五樓。民國六十五年(1976)奉教育部函改稱為視聽教育館。民國七十一年(1982)九月底遷至現址。館內設有視聽小劇場,舞台面積:深6.5公尺,寬15公尺,高0.7公尺。觀眾席196座位、小型鏡框式舞台、懸吊式布幕、音控系統、120迴路燈光控制系統。地址為臺北市辛亥路二段170號。
財團法人中國視聽教育基金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團法人中國視聽教育基金會是由中國視聽教育學會理監事陳梅生等人所捐助,並於民國七十五年一月依照〔民法〕暨〔教育部文教財團法人監督準則〕創立而成。其宗旨為研究、倡導及推廣視聽教育,主要業務包括:推動視聽教育理論之研究與應用、製作與發行視聽媒體、出版視聽教育有關書刊、舉辦有關之會議與活動、辦理視聽教育之獎助、教育人才之培育與進修及協助中國視聽教育學會業務之發展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耳朵收受聲音。如:「聽力」、「聽覺」、「傾聽」、「聽音樂」。
探問消息。如:「打聽」。
順從、服從。如:「聽從」、「聽話」、「言聽計從」。
等候。如:「靜聽消息」、「聽候指示」。
任由、任憑。如:「聽任」、「聽憑」、「聽天由命」、「聽其自然」。
治理、處理。如:「垂簾聽政」。
裁決、裁斷。如:「聽獄」、「聽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查看。如:「注視」、「凝視」、「監視」、「巡視」、「訪視」。
看待、對待。如:「忽視」、「重視」、「一視同仁」、「視死如歸」。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視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見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然文辭之有諧讔,譬九流之有小說,蓋稗官所采,以廣視聽。」
2.耳目。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所以游目聘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