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4.96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視覺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視覺程式設計語言】(visual programming language; VP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睡醒。如:「大夢初覺」。
感官受刺激後對事物的辨識能力。如:「知覺」、「味覺」、「幻覺」。
發現。如:「發覺」、「察覺」、「驚覺」、「自覺」。
領悟、感悟。如:「覺悟」。
賢智之人。如:「先覺」。
啟發、告訴。如:「使先知覺後知」。
睡眠。如:「睡覺」、「睡午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查看。如:「注視」、「凝視」、「監視」、「巡視」、「訪視」。
看待、對待。如:「忽視」、「重視」、「一視同仁」、「視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用嘴說出來的話,由語音、語彙和語法所組成,是表達情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大戴禮記.五帝德》:「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三國演義》第一一回:「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心中大喜。」
視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與物體形像接觸所生的感覺。是由於眼球網膜上錐狀細胞和柱狀細胞受光波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
圖像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訊息的能力。20世紀初期開始,視聽媒體快速發展,成為承載資訊、傳播資訊的重要管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視覺語言。但許多學者專家指出,必須在中小學課程中即教導正確解讀視覺資訊的觀念,以及有關圖像素養的訓練,使其具有批判性的識讀技巧(Critical Viewing Skills)。圖像素養與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及電視素養(Television Literacy)均有密切的關聯,在意義上也有重疊之處。 資料來源 陳龍,陳一(民93)。論公眾媒介接受中的圖像文化素養。媒介研究,第四期。 國立編譯館(199...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