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5.1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觀音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檉柳的別名。參見「檉柳」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如:「觀賞」、「觀光」、「參觀」、「觀看」。
景像、情景。如:「奇觀」、「景觀」、「外觀」、「恢復舊觀」。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道觀:道教的寺廟。
小樓及其上之建築物。如:「樓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如:「噪音」、「雜音」、「擴音」、「消音」、「樂音」、「音色」。
消息。如:「回音」、「佳音」、「福音」、「音信全無」。
腔調。如:「口音」、「鄉音」。
字的聲韻。如:「字音」、「注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葉喬木。枝細長,柔軟而下垂。開黃色花。種子有毛,成熟後會隨風飄散,通稱為「柳絮」。一般栽種觀賞或為行道樹。如:「楊柳」、「柳樹」。
觀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彌陀佛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聽聞呼救的聲音即前往救助。參見「觀世音菩薩」條。
檉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檉柳科檉柳屬,灌木或小喬木。高約四至八公尺,枝條纖弱下垂。葉卵狀披針形,長一至三公厘,淺藍綠色。總狀花序,夏秋兩季開粉紅色花,有時一年可開三次,故又名「三春柳」。蒴果圓錐形,種子有絲狀毛。能適應鹼性土壤,河岸溼地或高原旱地都能生長。因狀如人形,又名「人柳」。也稱為「河柳」、「旱柳」、「觀音柳」、「西河柳」、「赤楊」、「檉柏」。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